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焦点访谈》上海国际电影节:激发创作活力(2)

  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会主席宁浩说,新人才是未来电影生产创作的主要生力军,电影工业补充的中坚力量一定是来自于这里,所以影展本身是应该负有这个责任的。

  十几年前,宁浩也是一名获得过亚洲新人奖的青年导演,要让更多的新人成为电影的中坚力量,除了奖项的鼓励之外,更需要帮助他们打开一扇通向电影之路的大门。

  蓝天是一位有志于成为电影导演的年轻人,两年前,他开始创作一部关注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电影剧本。两年的时间里,剧本从有雏形开始,到初步完成,蓝天经历的并不仅仅是创作的辛苦,还有不知如何拍成电影的困惑。

  2019年初,蓝天看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创投项目的招募启事,他立即做了申请。之后,他和其余30多个项目入围。而在公开陈述环节之后,不少电影公司表示出了愿意进一步了解这些电影的意愿。

  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连续13年举办“电影项目创投”了,这一环节,不仅让一些剧本得以影像化展现,也改变了一些青年电影人的命运。

  一部电影需要的并不只是创作人才,像技术、制作等方面,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入。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胡劲军认为:“从项目的在职培训来讲,我们还是存在很多明显的短板。一部电影拍好以后,应该是一大批的(创作、技术等方面)人才脱颖而出,我们需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把这个行业做上去。”

  因此,针对电影工业体系中需求量最大的应用型、技术性人才极度缺乏,近年来,上海重点进行了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方面的人才培养。

  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也是百年中国电影的发祥之城。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老街小巷都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很多影人在这里取景拍摄。今年5月底,一部由一家北京文化传播公司承制的新电影在上海启动,剧本里一段重要的内容就是发生在上海一个有年代感的弄堂。经过数次看景,剧组好不容易找到了各方面条件都符合要求的弄堂。然而,在联络时,却遇到了麻烦。由于这个弄堂目前是待拆迁状态,不接待剧组拍摄,而且这个地块涉及多个部门,协调起来难度很大。

  在剧组工作人员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们想到了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这是一个专门为来上海拍摄影视剧的剧组提供免费咨询、协调服务的机构。在找到服务机构后,剧组提交了拍摄计划,美术置景方案等资料。几天后,剧组就收到了可以拍摄的好消息。

  而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期间,这种协调服务机制还延伸到了长三角。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彭奇志说:“一个是电影资源的联动,长三角各个取景地的联盟,把这一块儿打通;第二个把服务于电影产业的摄制服务机构,原来只在上海市,现在扩展到长三角地区形成一个贯通。还有一个就是长三角之间的院线和放映的联盟,比如说我们进将来要推一部重点的国产影片,可以在这个放映联盟里面率先启动,这样就可以给国产电影,特别是电影人加油,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市场表现。”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不仅有影片展映、影片评选,还有项目合作、对话交流等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像一张请柬,让来自各地的电影人齐集一堂,欣赏佳作,交流经验,思考未来。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虽然只有10天,但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将会在银幕内外互动得更加频繁,联系得更加紧密。

(责编:苏恒、关飞)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