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入了加快推进新阶段(2)
时间:2019-06-29 20: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余旭峰说,接下来青浦、吴江、嘉善要推进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从青浦而言,一方面是做减法,拆除很多高污染、多排放的低端企业,同时要做加法,推动一批生态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设,特别是要推动生态廊道的建设,从根本上来改善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 同时,由于在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内还有大批的农村,所以青浦也安排了一系列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的基础设施提升,农田林网的建设项目。 随着青浦成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随着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青浦正成为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服务全球的“上海之门”,正努力建设成为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城市。 青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彭一浩介绍说,在长三角一体化以及进口博览会两大国家战略的指引下,青浦提出了一个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这一指标体系,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板块,分别设置了38项指标。 比如,在绿色生态发展这一领域,从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质量、农业污防、垃圾分类、能源消耗五个维度,设置了示范区水功能区优良率、劣V类水体控制比例、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单位GDP能耗下降率等9项指标。 “目前,我区正在积极参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绿色生态是我们的特色。”彭一浩说,特别在水、气、土等方面全面对标示范区要求,着力发挥青浦在示范区发展上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着力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而在服务长三角方面,则重点聚焦了沪苏浙毗邻区域行政服务事项互联互通比重、长三角异地门诊和住院直接结算联网率及开通率。 特色产业如何布局? 作为生态绿色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布局什么样的产业,是市场格外关心的。 为积极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落实落地,并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四个“新高地”,青浦区梳理确定了128项、总投资1458亿元的重大项目,涉及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城市功能、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等五大板块。 “今年计划开工62项、投资759亿元。”余旭峰说,青浦将通过项目化带动一体化,抓好对标对表,在大力促进社会投资的同时,加大政府性投资项目投入,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积极推进。 如果从产业角度来看,此次启航的产业项目共31个,总投资额509亿,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先进材料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总体呈现出科技含量高、产业集聚度高、产业层次高的特点。 这其中包括华为研发中心、中军哈工大人工智能产业园、启迪国际人工智能科技城、漕河泾赵巷科技绿洲、虹桥创智港、西虹桥科创中心等“产业航母”项目,以打造协同创新核心区,为长三角区域率先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塑造新优势、积蓄新动能。 此外,这些产业项目还将着力打造先进制造新高地。以博泽汽车、捷音汽车项目为龙头,加快高端汽车产业再升级;以纳峰新能源科技、华诗达环保科技项目为引领,推进绿色产业新发展;以华测导航、精测半导体为代表,实现电子信息产业新突破。 与此同时,这些产业项目还在着力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包括百老汇、上海安踏总部、库克医疗总部等项目,以现代金融、商贸流通、信息技术等高端服务业为重点,推动总部经济项目迅速集聚。 如何通过产业联动发展,形成示范区的核心竞争力,是青浦和苏州、嘉兴三地不断考虑的问题。余旭峰说,产业的发展、资源的配置,归根到底还是市场配置的过程。但产业分工并不能简单理解为两头在上海,中间在其他区域。产业的协同可以从整个产业的生态圈、供应链来进一步考虑。 “比如,我们现在积极地推进华为的研发中心建设。围绕华为研发中心,实际上有大量的文章可以做。” 余旭峰说,三地面临着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怎么围绕华为的创新产业,把供应链上的金牌企业进一步集聚到示范区。一方面促进华为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能形成示范区参与国内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