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走出舒适区,中国电影该“冷静”一下了(2)

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刘嘉称,虽然中国市场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飞速发展后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这并不一定是坏事,说明中国电影行业转入调整期,行业发展将更加平稳和有序。未来,中国电影市场仍然是全球电影产业的支柱,与北美市场一起,引领全球电影产业发展。

另外,互联网以及新技术的发展对于电影行业来说并不一定全是坏事,也可能是一个新的机遇。电影节上,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就表示:“互联网的发展悄然改变着传统电影生态与格局,危机意识之外,从业者更应当看到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从平台受众层面、内容形态层面、传播渠道层面,给电影产业带来新的增量。”

阿里影业董事长樊路远认为,电影产业目前进入亟须沉淀的阶段,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人口基础,具备持续超越的优势,但在内容品质层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电影产业需要抓住机遇苦修内功

今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影视业综合改革促进我国影视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有业内人士认为,《意见》的出台,实质上为目前身处水深火热的影视行业打了一剂“强心剂”。

事实上,2018年以来,国内影视行业在文化大数据、文化企业发展、电影院建设、电影票房补贴等多方面也相继发布了多项“利好”。

中航证券文化传媒行业分析员裴伊凡认为,在电影领域,随着渠道扩张的边际递减效应,政策支持会推动优质内容供给,这对票房的驱动力将更加凸显。中国电影市场粗放型增长模式也将终结,电影产业核心资产有望得到重估,行业洗牌也促使传统影视公司必须进行调整,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种种迹象也显示,电影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后,依靠流量已不再是制胜的法宝,《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等电影的爆红,说明观众对国产片的题材与质量要求也日渐提高。市场上,浮夸喜剧、空洞玄幻、流量偶像的吸引力都在下降。

而对于电影行业来说,现在是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刻,在这种情况下,电影如果不能走出 “舒适区”,不能吸纳新鲜的想法,就无法健康持续生长。如何规避危机,把握机遇就成为行业实现新繁荣的关键。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疲于押注爆款、打击盗版,不如扎实修内功”成为多数电影业人士内心的共鸣。

内容上的精耕细作意味着要向质量发力,产业竞争也必将更加激烈。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宁表示,更多新玩家正在入场,线上线下联动争夺头部内容成为行业里的新机遇。

目前,国内电影产业不管从工业化程度、票房体量,还是内容审美都已经脱离了野蛮的爆发式增长阶段,走入充分竞争时代。当务之急是要着力深耕内容,把质量与市场做强的同时,让一些新业态、新模式能够为电影从制作、营销到衍生消费打开更多空间。

有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电影的日趋成熟,丰富的电影内容以及影迷愿为高质量产品买单的“共性”,推动着中国电影工业及其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IP孵化、衍生周边、文化旅游、实景娱乐等消费形式正成为中国电影价值增长的新蓝海。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