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長安十二時辰》還原大唐盛景服化道為古裝劇加分(2)

  張小敬的服飾,織錦缺胯袍配六合靴,因是偵查人員,身上佩有縛索、刀、煙丸等。其中煙丸在抓捕可疑人員時,發揮的作用令人感嘆唐朝辦案人員的機智。

  女子服飾腰線上升,上升至胸部以上。而以豐腴為美的唐朝,最大限度地修飾女子身材,顯得曼妙高挑。劇中舞者許鶴子的出場造型,高度還原了唐代的“彩繪雙環望仙髻女舞俑”,這個女舞俑是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品之一。

  仕女妝容國際化

  唐朝仕女妝容也非常值得關注。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為了讓妝容能夠貼近歷史,同時又能盡量貼近當代人的審美,上妝時就要更加用心。據化妝指導張麗透露,女子妝容要一層層疊加才顯自然,光粉底階段就要用掉一個小時。

  很多人覺得唐風和和風非常相近,事實上,盛唐的天寶初年是一個十分“國際化”的都市,仕女妝容恰恰是國際化交流的體現。那個時代,並非是唐學日本,反而是日本在學習唐朝的服飾和造型。

  東市和西市

  長安城的結構可謂布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外城四面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而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則是一條標准的中軸線,展現了典型的中式對稱美學。

  劇中所呈現長安城的每個坊,包括西市東市都是方形的形狀,非常規整。西市的主街道大概是在15米到16米,基本上是按照這個記載來做的。方方正正的坊其實都是居民住宅區,坊間筑有高牆,並不能隨意臨街開門變旺鋪。

  做生意的商業區,其實隻有東市和西市而已。其中東市主打國內市場,和現在的三裡屯相比隻差街拍,西市是國際性大市場,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因為東市和西市,“東西”的說法從此產生。

  薄荷葉:唐代的口香糖

  羊肉,唐朝肉類C位。最著名的燒尾宴中,58道菜中,和羊肉有關的達到8道。《太平廣記》裡,105次提到肉類,其中羊肉類47次,佔比45%,排名第一。

  張小敬出了大牢,走出靖安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個當地最好的館子來上一碗水盆羊肉。喝完一大碗不算,還想著再來一碗。

  能配上水盆羊肉的,自然是火晶柿子,火晶柿子很甜很軟,薄薄一層柿子皮裡面是滿滿的蜜一樣甜的柿子漿。在唐代,柿子已大面積在長安附近種植,劉禹錫有詩《詠紅柿子》:“曉連星影出,晚帶日光懸。本因遺採掇,翻自保天年。”寫的大約就是臨潼的火晶柿子。

  除了這兩樣,還有薄荷葉。薄荷葉不僅僅是張小敬最喜歡的東西,也是長安城男人們最喜歡的,它能清新口氣,相當於唐代的口香糖。

  因為善於儲藏,胡餅成為長安最常見的干糧之一,堪稱居家旅游必備。

  大型“追星”現場

  上元節是正月十五,也稱元宵節,當晚沒有宵禁,娛樂活動必不可少。劇中有一段表現了唐代長安市民在街頭的“追星”現場。劇中,長安著名女歌手許鶴子和她的搭檔在長安街頭的表演引起轟動,市民跟著許鶴子唱起了《清平調》,這個場景同時表現出唐代人對詩歌的推崇。

  叉手禮

  事實上,每個朝代的禮儀都根據其地域、文化、傳統有著自己獨有的特點,唐朝文學家柳宗元有詩:“入郡腰恆折,逢人手盡叉。”而唐朝最與眾不同的禮節就是叉手禮。執此禮儀時,雙手交於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翹,非常優雅。這個場景,現在的有關唐朝的影視作品裡很少見,《韓熙載夜宴圖》有記錄到。

  胡旋舞

  劇中,為了躲避官兵的追蹤,狼衛(“偷渡”進城的危險人物)戴上面具、跳起了胡旋舞。而這胡旋舞正是當時長安最流行、最時髦的舞蹈,它是從西域流傳而來。其伴奏音樂以打擊樂為主,與它快速的節奏、剛勁的風格相適應。

  十二時辰

  時辰是中國傳統的計時單位,中國古代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十一點起算,分別是:子時 、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劇中“十二時辰”,每半個時辰不僅都是辦案的重要節點,全長安城的日常作息也遵守著嚴謹的時間節奏,所謂“一更鼓閉城門,二更鼓上床眠。三更鼓到子時,四更鼓睡正沉,五更鼓城門開”。

  劇裡的報時都古意盎然、大氣磅礡。觀眾感嘆,看懂了《長安十二時辰》,把唐代的計時方式也學會了,“子丑寅卯看著比電子手表洋氣”。

(責編:張雋、關喜艷)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