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看病小门诊拿药 长春高新生长激素滥售之痛(2)
时间:2019-07-07 05:04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据了解,金赛药业生长激素产品包括赛增(粉针剂)、赛增(水针剂)、金赛增(长效水针剂)。长春高新相关公告称,金赛药业生长激素系列产品市场份额达60%以上。相对粉针剂而言,水针剂注射方便,患者依从性更高,目前为患者主要使用的规格。另外,因为普通的粉针剂和水针剂需要每天皮下注射,而长效水针剂只需每周注射一次,因此后者价格更高。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因为公立医院的权威性,去公立医院看病,却被医生引导至民营医院拿药,像耿先生和甄女士一样的人情况并不少见。 据长春高新2018年年报,重庆金童佳作为当时的关联企业,关联交易为1.29亿元。假设按照每名患儿每年10万元来计算,重庆金童佳至少有上千名类似于耿先生和甄女士一样的家长用户。 据长春高新收购公告,2018年,金赛药业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国药控股、重庆金童佳、上海健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健儿医疗门诊有限公司、华润医药集团。除了国药控股和华润医药集团以外,三家企业均曾为金赛药业关联方。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金赛药业第五大客户为成华保和和顺社区卫生服务站,销售额为7243.43万元,占比3.48%。成华保和和顺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资本仅为6万元。 日前,记者走访成华保和和顺社区卫生服务站时发现,该卫生服务站人流稀少,患者寥寥。该卫生服务站医生表示,原增高门诊已经在今年元旦搬走。成华保和和顺社区卫生服务站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服务站与金赛药业之间是合作关系,“现在和他们没有合作了,他们就搬走了,目前搬到了华西妇产儿童医院,那里人流量要相对多一些,这边的病人也有但没有那边集中。” 事实上,在长春高新2009年至2015年的前五大客户中,医药分销企业极少,大都为门诊部、医院。其中,北京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崇文龙潭湖门诊部出现7次,上海临潼门诊部出现6次。公开信息显示,金赛药业与上海临潼门诊部于2017年因买卖合同纠纷诉诸法庭。 那么,金赛药业这种独特的生长激素销售模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呢? 2013年,长春高新“小门诊成大客户”的事件引发关注。 此前,在回应媒体对金赛药业涉嫌违规销售国家管制药品的质疑时,长春高新表示,“本公司自2008年以来,按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多次接受国家、省、市药监部门‘肽类激素类产品’的相关检查,经检查确认:公司的销售渠道及合作客户全部符合《反兴奋剂条例》相关规定。” 《处方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对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大型公立医院依据《药品处方管理办法》,不允许同一厂家的产品有多种规格同时在医院销售,而中小医疗机构不存在规格限制,可向患者提供全规格药品,有效满足差异化需求。这被长春高新用于解释其生长激素特殊销售模式的理由。 不过,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金赛药业与其一家合作伙伴的判决书却与上述说法相左。 上述判决书显示,2015年1月27日,金赛药业与济南协和医院签订《科室合作协议》,合作方式为济南协和医院将医院二楼西侧北段第二间承包给金赛药业开展业务,业务范围为金赛药业注射用生长激素的销售。另外,金赛药业负责外聘专家、第三方医务人员工资奖金等一切相关费用。 在合作仅一年后,金赛药业与济南协和医院产生纠纷,双方对薄公堂。 判决书表示,“金赛药业供应的赛增,属于肽类激素产品,应执行《反兴奋剂条例》,依据《反兴奋剂条例》第十四条,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生产企业只能向医疗机构、符合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药品批发企业和其他同类生产企业供应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 法院遂做出上述判决。 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是,相关法规对肽类激素产品严格监管是为了防止滥用。不过,这些销售赛增的小门诊,如果皆是金赛药业的关联方或者是其派驻医务人员,则已异化成了可怕的开药机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