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T凶猛:俄罗斯版孙正义的崛起(2)
时间:2019-07-09 04:04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不过Yuri本人很在意创业者的感受。当年在已经投资京东的情况下,DST想投阿里巴巴,前提是希望事先征得刘强东同意。所以他特意从美国飞到新疆,找到正在当地巡站的刘强东,当面讲了此事。Yuri还说,“投阿里不会像投京东那么多。如果你不高兴,我们肯定不投。” 事后刘强东评价,这哥们儿真的很守规矩。 但高价并不是万能钥匙,可以让所有创始人开门迎接。因为对社交的执念,Yuri曾经想给Instagram一大笔钱,但对方没有接受。 得失中国 DST在中国的投资业绩,更多是Yuri 亲自操盘。他结交了马化腾、王兴、包凡等大佬。更重要的是时机选得很准,在中国互联网PE还没有完全爆发的时候,抢先占位。 Yuri与中国的企业家或公司之间的关系图谱错综复杂。最典型的是与腾讯和马化腾连接非常紧密。 2001年,南非报业公司以子公司 MIH 的名义买下腾讯46.5%的股份;5年后,南非报业投资了Yuri创办的Mail.ru。拥有共同的投资方,成为他们合作关系的起点。2010年,Mail.ru上市前夕,腾讯花3亿美元成为其战略合作者。 2010年4月还发生了一件事,DST使出同样的套路,以10亿美金的高估值向团购网站Groupon投资1.35亿美元。结果第二年2月,中国团购网站高朋网成立,股东正是Groupon、腾讯和云锋基金。 2011年,DST首次正式进军中国互联网,马化腾在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给予了DST和Yuri非常高的评价,“DST更多是资本层面上的操作,有一批操刀过国际互联网投资的欧美最强投行背景的人。他们动作很快、开价很高、眼光很准,看中一个就抓住一个,也不考虑太多所谓‘策略’,比如不要董事会席位。而且进去就不轻易退出。” Yuri更是懂得投桃报李,他说,他们要从腾讯身上学习更多东西。 维护创始人资源,不断扩大他们的关系网络是DST投资中国非常重要的课题。京东正是包凡介绍的。这让他们的出手成功率更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往不胜。外界无须神话DST。 据说,Yuri当时看了拼多多但没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黄峥解释不清楚,拼多多的数据为什么涨这么快。事后他复盘,即使Founder解释不清楚,只要数据持续涨得快,那就应该投。但这一细节没有得到证实。 2014年10月,口袋购物的C轮融资中,领投的是腾讯,DST赫然在列。这是除京东、阿里外,DST在中国投资的第三家电商公司。但口袋购物没有因为巨头加持而异军突起,相反后来几近消失。 Yuri个人在ofo的C轮融资时放了点钱,但是在接下来4.5亿美元的D轮融资中,DST高调领投,创下当时单车行业单笔融资的最高纪录。如今这是一家在艰难求生的公司。 但一位创投圈人士表示,对DST来说,出问题是小事,亏了也不是大问题。“就好像你有1万块,在赌场输1千块,你会心疼;但如果你有1亿,在赌场输1万,就不会心疼。” 赌徒? 如果试图在中国找到跟DST相类似的基金,无疑是高瓴。 两个基金有强烈的相似性:出得起大钱,而且往往主动给创始人一笔大钱。花的钱主要是自己赚来的,自主性更强。而且都依赖创始人的智慧,Yuri和张磊都对各自的基金手握牢牢的控制权。 创投圈评价Yuri是“赌徒”。 当地不设办公室,没有长长的团队名单。哪里有好公司,Yuri买张机票跑过去。对创业者而言,好像他是送钱的天使。 乐信(当时叫分期乐)拿到DST投资,创始人肖文杰发给内部的邮件中说,“放眼全球,能被他们看上的公司不超过20家,被DST投资过的公司大多都已成长为百亿、千亿美元的公司,DST创始人尤里·米尔纳和我说,他有好的运气,并且这个好运将会传递给我们,相信我们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金融领域的BAT。” Yuri当然不是靠运气点石成金。方远认为DST成功的原因有三点:老板眼光好,老板在第一线;老板有生态圈。 另一位互联网投资人进一步指出,因为早期创业经历,Yuri对互联网和社交有很强的Vision。他创办的Mail. Ru一度是俄罗斯最大的社交网站。 DST有自己坚守的投资方法论。早在2011年,DST就非常重视数字。Yuri曾说,投资时,必须同时有远见卓识和实在的数据支撑。 他更关注消费和电商。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说,“十年前,五家公司主导了消费者互联网领域:谷歌、亚马逊、雅虎、雅虎日本和eBay。今天已经变成谷歌、亚马逊、Facebook、阿里巴巴和腾讯。“他预测,未来头部公司势必会继续加强集中优势,但玩家可能会重新洗牌。 是的,学物理出身的Yuri很早就开始把目光投向未来。每年他举办一次私人宴请,就是与真正影响未来的人讨论超现实的东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