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3次倒闭亏50万:注定赚不到钱的人,都有这3个特质
时间:2019-07-14 23: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2年创业3次 亏损50万的90后 上周回了一趟老家,叫上几位好友,一起去高中同学胖子开的炒鸡店吃饭。 我们都调侃他是青年企业家,未来的商业大佬,他苦着脸说:“你们饶了我吧,这个店马上要关门大吉了。” 在我们的印象中,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创业了。 之前两次分别是开儿童吉他社和文具店,虽然两次创业没有共性,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全部夭折。 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听他抱怨: 外卖冲击太猛,很多人宁愿在家里吃垃圾食品,也不想出来吃饭; 物价上升,一次性产品价格上涨,就连活鸡的单价都涨了很多; 人力资源成本太高,身处小县城也给厨师开了6k/月的工资,还得包吃。 不过这都是外因,最主要的因素是:店里根本无人光顾。
眼看这第三次创业也即将宣告破产,他哀叹: “创业这3次,一分钱没挣到,还亏了50万,不然早就能买车买房了。为啥我越想挣钱越亏钱呢?” 其实这也是大部分人的疑问:越想挣钱的人,为什么往往挣不到钱? 其实,挣钱失败的人,基本都具有以下三个共性。
花时间效仿 却不花时间思考 其实,胖子创业3次失败这件事,我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他的做法向来都是:看别人做什么能挣到钱,自己也赶紧去分一杯羹。 他经历了3次创业:儿童吉他社、文具店和炒鸡店。 三者几乎都没有什么共性,他也没有相关的经验,都是效仿身边人的做法,前期调研都不做就果断尝试。 结果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就拿他之前开过的文具店来说,考虑选址选品和经营范围只是入门,想把文具店经营好,还需要掌握促销和运营的窍门。 东西越多越全越花哨就越好? 你要明白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和喜好; 滞销品如何处理?畅销品怎么库存? 你要及时更新产品的迭代顺序; 如何缓解店面空间不足的压力? 你要区分男生和女生的购物模式。 所有的这些,都要靠前期调研和边行动边复盘,胖子呢?只是一股脑投入本金。 你说,他不失败谁失败?
他只是看到别人挣钱的结果,却从来不思考:这种成功方式套用到自己身上是否合适? 前两次都失败了,他只归因于自己运气不好,市场大环境不景气,却从来不复盘自己存在的问题。 很多人看到别人写软文、做微商、办社群都成功了,不多加思考就一股脑跟着冲进去,最后撞得头破血流,却还看不到那堵无形的墙在哪里。 在互联网的浮躁浪潮下,“创业”二字已经成为很多人一夜暴富的心魔,他们只看到少数人的成功,却没看到大多数人的失败。 马云爸爸说:“不要模仿别人的成功,多学习别人的失败。”这个“学习”,就是自己的思考和观察所得。 不加思考地照搬全收,这不叫创业,只能叫乱来。 复制优秀,可能是你成功的起点,也可能是失败的起点。
对结果太重视 对过程没耐心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叫宫本武藏,另一位叫柳生又寿郎。 当年,又寿郎想精进剑术,于是拜武藏为师,他们之间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又寿郎问:“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 武藏答道:“最少也要十年吧!” 又寿郎又问:“哇,十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武藏的的回答是:“那就要二十年了。” 又寿郎一脸狐疑,再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日以继夜地苦练呢?” 武藏答道:“那你必死无疑,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 想必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跟又寿郎一样吃惊,明明更努力,为什么结果越来越差? 武藏老师的回答是:“要当一流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永远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 现在,你两只眼睛都只盯着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 太重视结果,又对过程缺乏耐心的人,永远不能成功,也挣不到钱。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