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付一夫:马云大手笔投资东北的背后(2)

  在计划经济制度红利的赋能下,东北经济堪称“风口上的猪”,其快速发展引来大量人口涌入,石油加工、煤炭、钢铁、农产品、木材等资源型行业对全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绝对引领作用,同时诸如鞍钢、哈电、一汽、一重、沈飞、东重等一批重工业龙头也随之崛起,“铁人精神”与“大庆精神”更是成为引领全国工业发展的精神榜样。

  可硬币的另一面是:计划经济的发展思维根深蒂固,渗透到政府、企业和民众的方方面面,固化了东北的发展理念,使之成为难以扭转的体制惯性;而资源优势随着资源价格的回落、去产能的推进也变成了“资源诅咒”。加之法制化、市场化程度长期落后于建立创新型国家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东北经济的转型步履维艰。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期的振兴东北计划中,国家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主要放在以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上,设法通过国有企业扭亏为盈,摆脱困境。这一系列举措在无形中巩固了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绝对优势地位,强化了行政色彩的同时也放缓了市场化进程。如此一来,纵然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主体,但在东北的大环境下只能处于弱势地位,很难健康成长。

  近些年,诸如毛振华呐喊事件绝非个案,关于东北营商环境日渐恶化的种种报道并不鲜见,这也导致各路资本与企业家对东北地区的“敬而远之”。倘若不加快构建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那么东北的转型就难以贯彻落实,其发展困局也很难破解。

  一言以蔽之:振兴东北,先要改善营商环境。

  3

  可喜的是,在毛振华呐喊之后的日子里,一些变化在悄然发生着。

  2018年11月,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持编写的《东北主要城市营商环境评估报告2018》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东北主要城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获得投资能力有所提升,对北上广深的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企业投资总额持续增长,当前正进入新一轮的吸纳投资高峰期;从各主要城市获得投资的能力来看,沈阳、大连企业获得投资的水平仅次于广州,甚至已经超越了西安和郑州。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家纷纷开启了东北掘金之旅。例如,继去年造访吉林,与吉林省政府、中国一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马化腾前不久再度出席了辽宁省政府与腾讯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王健林在今年5月豪掷800亿元投资沈阳,拟投资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及5个万达广场;许家印于近期宣布,要在沈阳投资120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健康养生、文化旅游等项目……

  “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风向已变。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国家对于民营经济的支持与肯定。例如,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随后,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充分表明决策层已经开始高度重视相关问题,并把民间投资作为促进有效投资增长的主要方向。

  至于如何消除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的后顾之忧,会议进一步指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保护产权政策,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在这一基调下,针对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顽疾,国家也屡出实招——明确辽宁省与江苏省、吉林省与浙江省、黑龙江省与广东省,沈阳市与北京市,大连市与上海市,长春市与天津市,哈尔滨市与深圳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等措施,对标先进经验做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开展产业务实合作,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共促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创业创新水平;搭建合作平台载体,探索共赢发展新路,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