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停车 机关大院如何“敞开门”(2)
时间:2019-07-22 23: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当前,许多停车场都开通了微信或支付宝收付款功能,比过去人工缴费、找零便捷许多。但张景松认为这样的速度依然不够快,“停车、开窗、扫码、输入支付密码、重新踩油门、车辆启动……一套流程下来,至少需要一两分钟,而采用‘无感’支付整个离场过程耗时最多不过3秒。” 可不要小看这几十秒的差距,自打“智慧升级”后,省体育馆停车场的车位使用率由过去的不到2次/天增至了2.7次/天,整体使用率提升了近1/3。 昼夜不休、车流增加,会不会增加单位的用人成本? “答案恰恰相反。”张景松说,“过去,省体育馆停车场东、西、北三个门都需要有人值守收费。升级改造后,三个门都换成了无人值守的智慧泊车系统,车辆何时进场、何时离开、缴费多少都有记录,减轻了许多管理工作。目前,停车场仅在北门留有管理人员,以应对突发情况。” “目前,虽然我们与省体育馆停车场的合作刚刚起步,但从前期改造、软硬件系统安装,再到使用过程中对车辆的智能识别、安全监测、线上结算等来看,有了技术加持,机关事业单位‘开好门’就有了定心丸。”张景松说。 建制立规 让共享停车越走越远 治理停车难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推行共享停车,在国内一些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向群众开放停车位已有诸多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 北京中心城区寸土寸金,机关单位的停车位白天满晚上闲,周边市民却饱尝停车难的苦恼。去年,北京市三里河路上的国务院国资委建材机关服务局将机关大院里约一半的停车位拿出来共享,居民通过手机APP可预定车位,晚上6点至早8点可以使用车位,每月只需要300元。 “我们实行一个车位一辆车,固定使用。车主需拿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原件及复印件,向我们提出申请,经审核通过后,双方签订停车管理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发放车辆通行证。”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停车时间也有明确规定,以便加强管理,确保安全有序。” 如果有私家车“赖着不走”怎么办? 据介绍,国务院国资委建材机关服务局在每个停车位中央都安装了一个地磁,车辆停进来系统就能自动感应到。周围居民的车只能在规定时间进入,非开放时段道闸系统无法识别开启。白天居民车不开走,车主将被超时收费,降低信誉分,车也会被拖走。此外,停车场入口处还安装了防爆检测装置,车通过时可以实时检测出通过车内有没有危险物品等安全隐患。 在沈阳市,为确保开放单位职工的停车利益,还有可能对停车超时居民采取惩罚性收费以及加入“黑名单”等措施。 “近日,我省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措施》,要求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在内部停车设施有余量,保证行政办公正常运行前提下,向行政服务对象公开停车设施。”梁跃民说,“跟别人学经验、立规矩、建制度,我们期待更多单位打开院门、敞开心门,让共享停车越走越远。” (记者 张怀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