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不变的“红色基因”忠诚的南疆卫士(2)

“立哨卡,淡薄名利,唯求一生正气;守边关,不计得失,甘愿两袖清风。”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哨所官兵留下来的一副对联,一代代金鸡山人也是这么做的。

一年借“八一”建军节组团来连队慰问之机,一位边民给指导员龚翼山送来一套红木茶具和一部手机,悄悄说道:“下次你们巡逻时,提前打个电话,让我们的车一起跟进去,每次1万元的‘带路费’。”龚翼山当场严词拒绝。

“腐蚀就在身边,诱惑就在眼前,失足就在瞬间。”对于多样的物质和金钱诱惑,近年来,十连官兵自觉抵制了数百次之多,从没有发生一起违反边境政策纪律的事。

十连官兵在金鸡山巅的方寸间,坚守着一份薪火相传的神圣使命。一代代戍边人献身边防,不就是为了山下那一片繁荣吗?

不变的“红色基因”忠诚的南疆卫士

拓荒园中的“石窟鱼趣”

拓荒园里走一走,古炮台前看一看

来到十连,有两个地方一定要去:一个是拓荒园,一个是古炮台。

其实,40年前连队进驻金鸡山之初,面对的是一片乱石堆,当地还流传着“庄稼不长石头缝,放牛不上金鸡山”的说法。“由于山路尚未修通,蔬菜难以运输上来,官兵们就提议自己开荒种菜。”副指导员陈帅向记者介绍说,“山上少土,时任连长黄瑞雄带领连队官兵,利用各种下山巡逻机会,用老式挎包,‘蚂蚁搬家’似地,一包一包把熟土从山下背上来。”一代又一代官兵在接续传承中,硬是辟出了大大小小的369块菜地,如今的拓荒园里,栽种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种蔬菜、瓜果、花卉。

谈心桌、揽胜台、石窟鱼趣、情怀石……一草一木,一步一景,如诗如画。这里不仅是菜园,还是战士们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在战士黄远志眼中,拓荒园“就是连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具有特别的精神涵义。”去年刚刚入伍的黄远志记忆犹新,“到连队的第一天,就参观了拓荒园,这是我们连队的一种历史传承。”战士伍锋贵直言:“军营是我扎根的沃土,拓荒园是滋润我成长的雨露。”

这块园地,虽是战士们口中的“副业地”,但走在其中,随处可见刻在仙人掌、剑麻茎干上的戍边感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守边一阵子、受益一辈子”……战士们劳作打理之际,时刻不忘戍边卫国之职。

很巧的是,园中有块石头上刻着中国的版图,战士们给它取名“祖国在我心中”,与此次活动的主题不谋而合。

不变的“红色基因”忠诚的南疆卫士

金鸡山哨所上的古炮台

“往事越千年,日照金鸡巅。莫道干戈休,古炮尚呜咽。”沿着城墙拾级而上,走过枝繁叶茂的相思树,就到了金鸡山巅的古炮台。

“一百多年前,清政府在金鸡山上连台为城、立炮御敌,但首发试射就炮弹卡膛,这门200万两白银购买的克虏伯大炮就此报废。”讲解至此,排长蒋程伟难掩失落之情,“清军的真金白银并没有买来强大的国防,勿忘国耻,强军固防,永远在路上。”

每年新兵下连、新干部到任,连队支部都会送上一份“见面礼”:到古炮台转转,到侦观哨看看……“面对百年沧桑、卡膛古炮,官兵献身边防事业的信念会更加坚定。”杨盛强说。

后记:

这次南疆边防行,时间虽然很短,但却很难忘,尤其难忘“卫国戍边模范连”的那些战士们,20岁上下的他们,把最好的青春韶华,奉献给了祖国的边防事业,书写着无悔时代的忠诚篇章。

这些战士,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他们很普通,却不平凡;他们很朴实,却又伟岸;他们用无言的行动,诠释着军人的无私。从他们身上,我们更能明白,什么是使命与担当,什么是奉献与忠诚。

“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

致敬!向这些可亲可爱可敬的边防军人。

(责编:马昌、袁勃)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