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養成記:葡萄架下農家樂杏花林裡暢快游(2)
时间:2019-07-24 02: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譚永軍說,通過花大力氣進行庭院改造,以前臟亂差的農民院子不見了,現在家家戶戶“門前有花,院裡有菜”。人居環境整治出來了,下一步就是發展民俗民宿旅游。 “未來,我們要打造方圓一公裡的旅游區。”譚永軍說,2020年計劃打造美食區、休閑區、水上樂園游樂區等,改造一個2公裡長的老河道,打上大壩,“上層養荷花,下層養魚”,游客來了可以在水上樂園游玩,還可以垂釣。 兩年前的7月,在距離“杏花村”200多公裡遠的達西村,惠民夜市正式開市了,烤肉、涼皮、毛豆、羊雜碎、馕、土雞(蛋)等特色產品應有盡有。當年的夜市銷售額突破40萬元。 惠民夜市、馕商業街、風情園一條街……達西村村民在村集體帶領下,擰成一股繩,積極探索二三產業發展,2018年全村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808元,幸福感“滿滿的”。 把特色民俗街搞得有聲有色的,還有依干其村。該村特色民俗街兩旁是美麗的兩層別墅,門前種滿桑樹。“以前村民以種蘋果為主,現在開始發展二三產業。村裡36戶特色別墅,爭取一戶一特色民俗,有的做餐飲、有的制作手工藝品、還有的養鴿子。” 80后的依干其村黨支部書記艾克拜爾·吐爾洪說。 繡花針尖,手工藝合作社助女性“撐起”半邊天 在達西村一間寬敞明亮的車間裡,傳來噠噠噠噠的縫紉機聲,十幾名女裁縫正在趕制新一批的校服,在她們身旁還有一個忙碌的身影。她就是達西祖萊婭手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32歲的祖麗胡瑪·阿力甫。
圖為達西祖萊婭手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祖麗胡瑪·阿力甫。孔慶玲 攝 祖麗胡瑪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媽媽,心靈手巧的她喜歡為女兒做各式各樣的衣服,總是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的丈夫是達西村的返鄉大學生買買提·帕爾哈提,嫁入達西村后,祖麗胡瑪不甘於做一名全職家庭主婦,2016年6月,她在村集體鼓勵支持下,挂牌成立了這家合作社。 “我們合作社主要生產經營中小學校服、刺繡產品、旅游紀念品,像刺繡靠枕、手包、錢包等。” 別看這家合作社地兒不大,卻為達西村和附近村鎮的廣大家庭婦女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機會。
祖萊婭手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員工正在制作校服。孔慶玲 攝 據祖麗胡瑪介紹,現在,除了28名在職婦女社員外,還有63名婦女居家工作。選擇在家裡工作,“既可以照顧好家庭,又可以實現創收。”隨著規模越來越大,合作社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多,“員工現在每個月保底工資1500元,多勞多得,最多的能拿到2500元。” 合作社還會為社員安排免費培訓,每年為周邊的婦女安排兩次培訓,有特別遠的地方的婦女想要學習技能,她們會專程趕過去上課。這兩年已累計培訓了數百人。 達西村有帶領姐妹們創業的祖麗胡瑪,依干其村則有致力傳承手工刺繡工藝的努爾曼古力·胡加木尼牙孜。
努爾曼古力 胡加木尼牙孜。 孔慶玲 攝 依干其村六小組的努爾曼古力和姐姐從小喜歡服裝和手工藝品制作,掌握一身專業技能的她們,還在阿克蘇市開辦了多年的職業培訓學校。2015年,努爾曼古力姐妹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依干其村,開辦了阿克蘇地區努祖古姆民族手工藝發展有限公司,為家鄉婦女姐妹提供了一條新的就業途徑。 努爾曼古力的公司主要經營旗袍和少數民族手工藝品等。“公司日常約有18名員工,一名熟練的工人差不多每月能掙3000元,不太熟練的工人,也能拿到1800至2000元左右。” 從事這一行業培訓25年來,努爾曼古力帶出來的徒弟已經超過了5000人。很多農村女性在她這裡培訓“出師”后,都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更多婦女致富,同時更好傳承當地特色服裝文化和民族手工刺繡工藝。”努爾曼古力說。 (責編:岳弘彬)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