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东高质量发展一线的报告(3)
时间:2019-07-24 07:57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在全面优化的营商环境中,各类市场主体持续释放新活力:截至2018年末,广东省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数量达1146万户,其中企业492万户,均稳居全国第一。各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民营企业有15家,12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家是民营企业。 民生获得感提升新高度
在广东东莞松山湖的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工作。据介绍,生益科技的产品覆铜板年产量居全球第二,其中99%以上的产品为自主研发(2019年7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卢汉欣摄 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广东是如何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鱼肥鸭壮稻花香,一粒米延伸出了大产业。鸭鹅在田间、果林自在散步,鱼儿在稻田里游来游去……这样和谐的画面出现在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丝苗产业园。 稻田里养的鱼、鸭、蛙、鳖、小龙虾,能清杂草、除害虫,排泄物还可以肥田,而水稻又为这些动物提供了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广东海纳农业将传统种植业和现代养殖业有机结合,采用稻田立体种养模式的稻田每亩产值,比普通稻田高出7000元。 自2018年起,在广东省3年安排75亿元的财政扶持下,类似于惠城区丝苗产业园的1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南粤乡村大地拔地而起,茁壮成长。 这是广东正在全面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缩影。广东计划10年总投入1600亿元,加快改变农村面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动农民增收。 广东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2018年民生类支出占比接近70%,切实解决了就业、医疗等一批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身边事”。 就业是最大民生。广东就业总人口约6500万,占全国的8.4%,其中在粤外省务工人员约1600万。广东制定出台“促进就业九条”,全省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在广州市南沙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窗口让群众的办事效率得到明显提高(2019年7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卢汉欣摄 社会保障是底线民生。广东在全国率先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五大险种参保人数累计2.86亿人次,居全国首位,实现制度和人群全覆盖。 基层农村医疗资源短缺,是全国范围内较普遍存在的民生供给短板。但在广东,情况却大为改观。近日,记者驶出西部沿海高速汶村出口,江门台山市汶村镇中心卫生院10层楼的崭新住院楼便映入眼帘,与周围低矮的民居形成鲜明对比。汶村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甄文龙自豪地说:“我们医院成为镇上的地标!”在住院楼10楼,记者看到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和肾内科血液透析室的装修已基本完成,部分设备已基本安装。而以前的汶村镇中心卫生院空间小、设施差…… 汶村镇中心卫生院的改变是在2017年。这年起,广东省财政投入500亿元全面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支持县级公立医院和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作为一级医院的汶村镇中心医院,不仅按二级医院标准升级改造,还和上级医院构建医联体,成功共享上级医院的优质资源。 广东省政府负责人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东将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努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参与采写记者:毛鑫、邓瑞璇)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