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国产冰雪装备“火”起来 相关产业有望成新增长点(2)

  相比之下,国内冰雪装备器材企业在市场集中度、市场占有率、认可度、自主创新等方面均与国外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北京卡宾滑雪集团联合发布的《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目前国内尚没有研发实力较强的滑雪设备企业,一方面,国内滑雪设备研发机构数量较少,且多隶属于滑雪企业或制造企业;另一方面,滑雪设备研发机构普遍规模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以滑雪板为例,目前欧洲、北美等冰雪强国的知名品牌滑雪板虽然多为中国制造,但国内滑雪装备企业对扩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仍较低,研发环境落后,且从事冰雪装备生产的企业彼此协作程度也不高,难以与技术密集型的海外企业分庭抗礼。

  此外,冰雪装备自主品牌较少,核心竞争力不足也是本土品牌在挑战国外高端品牌时的一大劣势。从市场占有率来看,目前国内冰雪运动装备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垄断。

  以滑雪服为例,目前国内滑雪服品牌中,仅探路者、奔流、波司登等几个品牌在市面上有一定销量,远低于进驻国内滑雪服市场的海外品牌数量。业内人士指出,国产自主品牌较少,不仅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也难以形成国产品牌的竞争环境。

  各地争相扶持,“抱团”才能壮大

  业内专家指出,面对研发攻坚难度大、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产业体系亟待优化等突出问题,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行动计划》从开发大众冰雪装备器材、实施精品示范应用工程、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加强企业品牌培育4大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加大政策激励,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冰雪装备器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示范应用的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装备器材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开展并购重组,加快做强做大。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积极推进引导下,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多个省份相继出台冰雪产业规划文件,初步拟定了冰雪装备产业园的发展方向和区位规划,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集群化发展初具雏形。

  业内专家认为,产业集群可以促进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消除技术力量分散的掣肘,提升产业整体竞争能力。眼下当务之急在于落实。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关键在于激发制造企业、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将政策着力点放在促进制造部门与体育部门强强联合。下一步将加大政策激励,统筹现有渠道,充分利用政府采购、进口税收政策、科技创新奖励等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加大对冰雪装备器材企业的支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