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疫苗缺货!从需求预测到产能,到底哪个环节有偏差?(2)
时间:2019-07-24 21:12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的专家姜晓飞曾发表论文《国内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需求量预测方法综述》,其中提到,预防接种疫苗需求量预测是确保充足疫苗供应的基础,在常规免疫以及其他特殊免疫活动的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疫苗需求量依据历史经验估算,致使疫苗分布配置不均衡,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疫苗短缺或过剩的情况,阻碍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 姜晓飞认为,疫苗需求量预测的目的,是通过估算预防接种所需疫苗的数量,综合协调管理相关资源,使疫苗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动态平衡。需求量随着具体情况的不同变化较大,因此预测的准确性极其重要。低估需求将导致疫苗短缺,接种率降低,无法形成免疫屏障。而高估需求则会导致库存量过大,疫苗浪费,成本增加。 姜晓飞提到,目前,预防接种疫苗供应的剧烈波动不能被客观科学地预测,如何预测疫苗需求量使其既满足实际需要,又不造成浪费,至关重要。许多国家致力于疫苗需求量预测方法的研究, 而我国系统而深入的疫苗需求量预测方法的研究较少。 第一财经记者在调研时发现,一些省份的预算接种剂次数与实际接种剂次数的确有一定差距。其中,有的省份的百白破疫苗的预算接种剂次数比实际接种剂次数少上百万。 “过去是由省疾控自己统一采购一类疫苗,今年开始由国家统一采购再分发到各省,各省再依次分发到下一级机构。这个采购计划量由各省自己上报,常规一类疫苗一般一年采购一次,比如百白破疫苗。其他特殊疫苗,比如季节性疫苗类,或许存在二次招标采购。”一位地方疾控工作人员表示。 一位疾控系统的专家也表示,回顾全年工作可以发现,疫苗领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疫苗断供情况时有发生;疫苗上市后的研究工作欠缺,造成遇到突发状况无依据可寻;疫苗管理、疫苗采购机制不顺畅;计划性不够合理,生产企业的产能不匹配等。 他建议,应加强省级疾控对基层疾控的指导管理工作,对各省份人口测算进行调整,将疫苗的需求做实做细,有据可依。同时,启动信息化管理,并建立疫苗追溯系统,加强供需双方的合作交流。 疫苗短缺的影响疫苗短缺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婴幼儿、儿童等无法及时完成接种程序,使其在相应年龄段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效果。 西安市疾控中心6月25日发布信息称,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疹风疹减毒活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及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等4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存在缺货现象。几种疫苗恢复供应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据了解,目前的免疫规划程序确定的接种月份,都是儿童最小起始的免疫月份,只有过了这个月份,孩子打疫苗才有效用。 “对于一类疫苗来说不应该出现短缺。每个疫苗的接种时间都经过了科学验证,接种程序一旦错过,会对免疫效果带来影响。”一位流行病学专家表示。 疫苗专家陶黎纳也表示,推迟接种疫苗当然会有影响,好比上车不及时系保险带,增加人身伤害风险。 对于疫苗短缺的情况,西安市疾控中心也给出了建议,如果家长带孩子接种疫苗遇到暂时缺货的情况,除了进行登记、等待,也可以选择接种二类收费疫苗。 其中,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由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替代;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可由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和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替代;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可由二类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替代;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可由二类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替代。 第一财经 马晓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