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到了我们村”(2)
时间:2019-07-25 05:06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我2008年从广东回到村里,帮助父亲经营家里的农家乐,刚开始也有经营上的困难,但是现在越来越好,农家乐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现在已经可以容纳30桌客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我的大儿子参加了高考,小儿子还在读高中,希望他们好好读书,将来有了本事能够为小岗村做点事情。 (本报记者 徐 靖整理) 程夕兵(小岗村村民、种粮大户): 让大家吃上小岗村放心粮 小岗村实行大包干的时候我还在读书,大包干之后就开始干活一直到现在,这几年变化特别大。 2016年,习总书记来到小岗村,他很关心粮食安全问题,在我的田里问了很多问题,我很惊讶,总书记对农业生产竟然这么了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总书记还和我握手,祝愿我有大丰收,这让我吃了定心丸。 我在小岗村种了一辈子地,以前每年口粮都不够,一天只能吃一顿米饭,觉得能吃上三顿饭就很好,现在能吃饱了,但也要吃好,更要种出小岗村自己品牌的粮食。 2017年我成立了合作社,流转了500多亩土地,今年又流转了100多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还有部分玉米、花生和黑豆。现在政府有很多新政策,让我觉得将来种地还是有奔头。 我觉得小岗村的农业发展还不够快,以前种地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现在要提升生活质量,农业必须实现绿色有机无公害。小岗村一直都是敢为天下先,农业更要走在全国前列,要打破常规,走有机现代农业的道路,让大家吃上放心粮食。 (本报记者 徐 靖整理)
金寨县大湾村 陈泽申(大湾村村民): 特色种养帮我摘下贫困帽 我和孙子相依为命,家里缺少劳动力,只能靠两三亩土地种种水稻,外出打打零工勉强度日,家里的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用泥巴搭起来的,生活非常困难。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家,他很亲切,也非常关心革命老区人民群众,拉着我了解扶贫政策落实到位不到位,问得很细致。我说,当地好的政策很多,也落实得很到位。 我2014年开始养羊,到2016年已经有了22只,也种植一些中药材,2017年经过村里介绍,到了村里的扶贫茶厂炒茶。2015年全年收入不到3000元,2016年就达到了5000多元,没想到2017年卖羊就赚了12000元,再加上其他,一年收入有33000元,当年我就自己要求脱贫了。现在我的孙子也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我希望以后有更多好的政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户户都能有钱赚。希望年轻人都回来就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把家乡建设好。 (本报记者 朱思雄 徐 靖整理) 汪能保(大湾村村民): 修桥铺路变得和城里一样 2016年,总书记到了我们村,做梦都想不到总书记能到山沟里来看望我们这些贫困户。 以前,我家每年看病就要5000多元,后来就有了“351”和“180”政策,让我非常感动,生活也越来越有起色。 现在我老伴在村里当清洁工,每个月工资500元,加上低保、养老金和村里的其他一些项目,两个人一年能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2018年上半年我也脱贫了。 现在的大湾村桥也修了,路也通了,环境卫生搞得很好,盖了新房子,变化确实大,感觉和城市一样。希望大湾村的旅游能够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再多些收入。 我就想,欢迎总书记再到大湾村来,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徐 靖整理) 陈泽平(大湾村村民): 当生态护林员让村子更美 我儿子2006年不在了,那个时候女儿刚刚出嫁,生活也不宽裕,家里有两间破旧的房子,漏风漏雨,墙都歪了,老伴又有残疾,我只能外出打打散工,几十块钱一天,生活非常困难。 后来,村里给我介绍了公益岗位,我现在是村里的生态护林员,自己养猪,也种植天麻、茯苓、黄精等一些中药材,加上各种补贴,每年能赚到30000元。2017年上半年,我搬进了村里统一盖好的新房子,生活是越来越好,当年我就申请脱贫了。 现在国家政策好了,但是扶贫不能靠国家,也要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人不能懒,得积极起来,多干点事情。大湾村要发展,要走先进的道路,希望大湾村的旅游业能够发展得更好,让老年人有稳定的工作。 (本报记者 徐 靖整理) 图片来源:资料图片、人民视觉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24日 13 版) 延伸阅读 (责编:牛镛、岳弘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