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安徽科技創新
时间:2019-07-25 05: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中國電科38所完全自主研發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魂芯二號A”,在一秒鐘內能完成千億次浮點操作運算,將為我國建立自主體系高端DSP產品譜系奠定堅實基礎。
有“人造太陽”之稱的世界首台全超導托卡馬克大科學裝置EAST,能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
安徽創新館外觀。
馬鋼生產的動車組D2動力車輪和動車組D2非動力車輪已經通過CRCC產品認証,中國高鐵由此穿上了馬鋼“跑鞋”。
安徽蚌埠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成功生產出世界最薄的0.12毫米超薄電子觸控玻璃。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建設的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提供戰略科技支撐。圖為設施模型。
國產超導質子治療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為降低腫瘤治療成本、促進質子治療普及提供了中國解決方案。
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模型。
科技部授予的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科學島,承擔建設了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部分學科方向已處於國際領先方陣。
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升空,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全球首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觸控玻璃成功下線…… 安徽原創、安徽首創。這些被譽為“國之重器”的重大成果,帶著安徽科技的創新密碼。 在看得見的高科技成果背后,還有這樣一組數據:安徽吸納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連續3年超過輸出,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9.83件,區域創新能力連續7年居全國第一方陣,近一年實現科技產業化應用超過70%…… 聚焦科技最前沿,關鍵領域自主創新由“跟跑並跑”向“並跑領跑”邁進。下好創新先手棋,安徽正全方位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科技創新,已成為江淮大地一張名片。 ——編 者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24日 11 版) 延伸閱讀 (責編:牛鏞、岳弘彬)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总书记到了我们村”
- 下一篇:江西上饶暑期4A级以上景区免费向学子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