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这个年轻人,他叫“云贵川”
时间:2019-07-29 03:06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有这么一个男孩 他的名字叫做“云贵川” 这个名字很特别 是一群人送给他的“礼物” 今天,我们要告诉你 “云贵川”的故事 ↓ 80多年前,红军长征的路上,他在贵州入伍,成为了一个苗族小红军。因为他入伍时没有名字,战友们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云贵川”。 “云贵川”没有留下影像 依靠媒体报道的老战士回忆 我们为他画下了一幅画像
1935年5月29日下午,嘹亮的冲锋号猛然吹响,回荡在大渡河两岸的山谷间。22名战士作为先头部队夺取泸定桥,“云贵川”就是其中一位。 那时,“云贵川”的年龄不过十六七岁,中等身材,眉棱、颧骨很高,脸带褐黑色,眼大而有神。由于家里很贫穷,他从小跟着父亲在深山密林中采药、打柴,对于攀崖涉水很内行。 这22名战士平均年龄不过20岁左右。 当他们坚定地踏上泸定桥西桥头时,摆在他们面前的路,是枪林弹雨中横跨在大渡河面上的十三根铁链。
油画《飞夺泸定桥》(上海大学美院创作组)来源 光明日报 泸定桥的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只剩下悬空在大渡河上的13根铁锁链。
飞夺泸定桥时的泸定桥铁锁链 冲过去,是命令,更是使命。 当天下午,红军左纵先头部队红四团一营22名英雄,在二连连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敌人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向东桥头攻进。
红军长征时期使用的马刀 行至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而即使是火焰阻挡,战士们同样要冲过去。 这群年轻人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泸定桥。 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 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刘伯承元帅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刘伯承题词 聂荣臻元帅在为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撰写碑文时,用“奇绝惊险”4个字发出了由衷地赞叹。
聂荣臻题诗
22个年轻人 在两个小时用手、木板和大刀 创造了飞夺泸定桥的史诗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22个石柱代表着22位夺桥勇士,他们中有4名队员在此役阵亡。 而长征 本来就是一群年轻人追求梦想的故事 长征途中 红军师以上干部的年龄 绝大部分都在二三十岁 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仅25岁 战士平均年龄不足20岁 14岁到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