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蜂拥网络互助业态 专家建议探索“监管沙盒”机制(2)
时间:2019-07-29 13:51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互助计划自带“众筹”属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舆论对于其合规性质疑,其中社群规范性、用户信息可信度、互助资金应用的透明性和安全性成为用户参与互助关注焦点。 此前蚂蚁金服的“相互保”曾因与保险“混为一谈”引起监管关注,“京东互保”上线1天就被叫停,京东金融方面称“公司当日属于灰度上线测试,此后将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后再择期推出”。不过该产品至今未再上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互联网人身险》中也明确将“相互保”定义为产品创新不当。“相互保”产品将网络互助计划伪装成相互保险,虽然短期内吸引了大量客户投保,但涉嫌存在未按规定使用经报备的条款费率、误导性宣传、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而被监管叫停,给公众对保险的认识和理解也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 朱俊生认为,围绕“相互保”的种种讨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即如何既防范风险,维护消费者利益,又给市场新生事物留下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在我们现在的法律法规下,网络互助计划不是保险。按照保险法,现在监管部门主要监管的是持牌保险机构。未来需要考虑的,一是网络互助计划是否纳入监管,二是如何纳入监管。”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同样表示,监管机构既要防范风险,又要支持创新。他建议可以积极探索包括保险科技在内的新生事物的“监管沙盒”机制。同时,也可以采取成立互助计划的协会或者自律组织的方式加强行业规范。 所谓监管沙盒,指一个安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监管规定有所放宽,在保护消费者或投资者权益、严防风险外溢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一个鼓励创新的规则环境。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在其中测试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不需要担心在碰到问题时立刻受到监管规则约束。这一概念由英国政府在2015年3月首次提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