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雪域教育駛上“快車道”(2)
时间:2019-07-30 00: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除定點幫扶外,援藏團隊還深入縣鄉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范圍。河北、陝西實行學科教師“雙組長制度”,奔赴阿裡四縣送教下鄉,助推阿裡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直屬高校附屬學校選派優秀援藏教師,積極參加“百名專家下基層服務”等活動,深入拉薩縣區和阿裡、林芝、昌都等地學校聽課、評課、上各類示范課。3年多來,先后有3批共計1100多名管理人員和骨干教師赴內地跟崗研修。 助推受援學校內涵式發展 在日喀則市第三高級中學校園裡,有一片“融林”,有28棵桃樹、28棵杏樹,寓意桃李滿天下和56個民族大融合。還有一片“求是林”,44棵楊柳樹寓意學校對黨忠誠、實事求是。這是吉林省援藏教師團隊為改善學校辦學環境在支教期間種下的。 3年多來,受援學校借鑒內地先進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學校內涵式發展穩步前行。 浙江組織5名援藏教師管理團隊提前入藏,深入調查研究對口支援的拉薩那曲高級中學,圍繞教師科研能力、教師業務能力、青年教師研修、援藏教師管理等方面,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德育、教學、科研等28項管理制度,明確“四引領、三幫扶、兩融合、一提升”的工作思路。 黑龍江援藏團隊針對受援學校位於鄉鎮接合部、農牧民子女較多、輟學現象突出、學生走讀等特點,建立學年管理體制,實行教學、德育、教科研“三位一體”的管理機制和目標,改變教師評價制度,實行年度績效考核。 拉薩那曲第二高級中學建校時間短,遼寧援藏教師團隊從完善規章制度入手,主動協助學校領導制定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評實施辦法,完善學校保安管理制度等多項學校規章制度,使工作考核有制度遵循,教育管理有規章依據。 安徽援藏團隊在受援學校高一年級穩步推進班主任競選、教師聘任制,在高二年級實施精細化管理,在高三年級實行目標管理,將學校15個管理部門精簡為11個,選派年輕教師到中層崗位上鍛煉,激發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天津援藏團隊將先進管理理念帶進昌都二中,建立完善35項制度,制定《昌都市第二高級中學制度手冊》,改革考勤制度,規范教學常規、規范考試,完善教師評價、聘任、管理,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有效地促進了受援校內涵式發展。 民族團結的石榴籽抱得更緊 以教育為紐帶,援藏教師在工作之余舉辦業務沙龍和集體活動,開展家訪、送教下鄉、扶貧結對等活動,在和當地師生、群眾的朝夕相處中,援藏教師用心用情做教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效推進,民族團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為促進魯藏兩地中小學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山東採取“管理拉手、師資拉手、學生拉手、資源拉手”等措施,日喀則一中與山東省實驗中學、山東省濟南回民中學等13所內地學校建立了結對友好學校關系,推動兩地中小學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重慶市教科院組織學科教研員到昌都為當地教師開展教科研培訓,昌都市每年選派25名骨干教師和50名中小學教師到重慶分別進行為期一年和一個月的集中培訓和跟崗研修,形成了重慶、昌都兩地教育交流互動的良好局面。福建援藏教師團隊牽線搭橋,積極開展愛心公益活動。自2016年以來,福建為昌都三高師生捐贈教學設備、圖書、熱水器等,幫助改善學校學習和生活條件。 來自陝西寶雞的鮮永平和蘭碧雲夫婦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主動請纓,夫妻二人共同赴藏支教,在拉薩踐行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和熱愛。廣東援藏女教師林文婕與藏族本地教師索朗拉巴喜結連理,傳為佳話。 湖北省援藏教師與當地藏族教師結對幫扶,援藏教師就新課標落實、教學方式等對當地教師進行交流指導,當地教師給援藏教師提供生活便利,各民族教師之間不斷交往、交流、交融,促進了民族團結。(歐媚) (責編:實習生(褚昕嵐)、熊旭)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开设学前专业需做好科学准备
- 下一篇:海南省中招提前批、第一批第一段已录取95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