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脑联网即将带来的智能大核爆(2)

  因为个体感知的边界通过脑联网不断扩大,个体记忆的存贮也会被大量备份/分布式存储,所以个体”自我意识“的存在会发生微妙的迁移,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自我意识“只是大脑构建的一种自洽的”幻觉“而已。而这种幻觉可以被迅速分布式保存/复制之时,就是人”永生“实现之时。

  通常科研实验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找东西上,而非实验本身;公司开会讨论问题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在等人,找文件或信息,但大家要都有同样完整的背景信息才可有实质的讨论交流。脑联网最终可以做到把这些文件信息搜寻和读写的时间压缩到接近于零,让成百上千的个体在同样的信息基础上高效协作。

  因为脑联网可以实现的信息沟通速率大大提高,可以浮现出某种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上万人和机器高效合作的一个超级智能组织。这个超级智能组织可以摄取的信息量,交叉验证和整合的信息量,合作分工的效率,将不断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远处的外界观察者而言,它看上去像是一个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不可分割的超级智能体。 会有各种不同规模,不同软件操作系统支撑的超级智能体涌现,彼此有竞争也有合作,然后优胜劣汰,不断重新排列组合。

  上面描述的这个发展路径,其实和生物进化历史上的原核细胞演化出真核细胞,单细胞演化出多细胞,猴子进化出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协作群居的人类社会一样,没什么新鲜,没那么可怕,但是不可阻挡。

  脑联网更大的潜力在于,可以使人类科技文明加速产生类似“核裂变”的现象,在极短时间内导致翻天覆地的,即使用现有思维模型也无法精确预测的巨变。

  核裂变里的链式反应的本质,是核燃料的原子核和中子碰撞,很短时间内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和更多中子,当多余的中子没有被泄露而参与下一轮链式反应时,又会有更多的能量和中子释放。中子数和释放能量在很短时间内呈指数倍增长,exp((k-1)t/lamda),就会形成链式反应。 

  lamda是核裂变里的”平均寿期“,就是核裂变里中子从释放到参与下一轮裂变的链式反应的平均单位时间长度。(另外还有个相关的概念,所谓“瞬发中子时间”,此处不细表)因为这个时间长度可以短到只有0.0000001秒,意味着一秒钟内可以指数叠加一千万次,即使k比1只大一点点,释放的能量也极为壮观。

  世界科技经济进步的发展,从1840年之后非常类似越过临界点后核裂变链式反应的增长,这将近两百年间,发达国家新生儿的人均预期寿命从不到50岁慢慢增加到超过85岁。全世界人口打破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诅咒,从1840年的不到十二亿暴增到现在的超过七十亿。

  人类文明裂变升级的“平均寿期”可以粗略定义为“知识量”翻番所需要的时间。有学者估算,在十九世纪之前,这个平均寿期为一百年。到二十世纪中叶,它降到约二十五年。今天,不同行业发展进步速度不一,但整体上知识量翻番所需要的时间,尤其是新兴产业的知识,已经降低到五年以下甚至更短

  电报,电话,无线电,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人际通讯效率并不断降低通讯成本,对于压缩“平均寿期”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脑联网将继续大大提高人际和人机之间的沟通效率,继续缩短这个”平均寿期“。

  核裂变的数学模型里,当链式反应每次裂变后,催生的参与下一轮新裂变的中子数k>1时,这就是常言的“越过临界点”。链式反应是否突破临界点,取决于下面六个参数的乘积:

  热裂变系数*热利用率*逃脱共振几率*快中子裂变系数*快中子不泄漏几率*热中子不泄漏几率

  类似的,当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当发明创造出来的技术产生经济效益,反哺社会,催生更多新的技术进步时,这也是“越过临界点”。这个临界点的计算,也许可由下面几个因子乘积组成:

  人才培养率*人才利用率*科研成果产出几率*逃离学术界到商界几率*产品成功盈利几率*盈利反哺人才培养的几率  

  核裂变能否越过临界点,和核燃料质量的三分之一次方成正比,和材料密度的三分之二次方成正比(密度越大,中子和邻近原子发生碰撞,所需穿越的距离越短,因此时间也越短)。比如U-235为原料的原子弹,至少要52公斤以上才有可能越过临界点引爆(数据来自维基百科)。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