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财经:上半年“成绩单”:减税降费1.17万亿元!(2)
时间:2019-08-01 00: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今年,中央政府通过多种方式筹集了1万亿元以上的资金,地方政府也采取了上缴特定国有企业利润、置换国有资产等措施。上半年,全国财政支出增幅,明显快于收入增幅,基层财政运行基本平稳。 加大违规涉企收费治理,保证减税降费落实到位 企业普遍反映,当前应对风险挑战、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减税降费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普惠、最有效的办法。而且,大多数企业把通过减税降费省下来的钱,主要用来增投入、搞研发、稳就业,这对经济平稳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有人担心,减税力度这么大,政府减收这么多,那会不会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堤外损失堤内补”,打歪主意增加涉企收费? 7月24日,国务院举行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并出台具体举措,进一步治理违规涉企收费的措施,大力清除企业不合理负担。 会议指出,加强违规涉企收费治理,是确保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效果充分显现、防止出现冲抵效应的重要举措。治理违规涉企收费,有利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治理违规涉企收费,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三条措施:强化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责任,全面清查违规收费;向市场主体的收费必须公开透明,接受监督,没有例外;把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与“放管服”改革紧密结合。 全面清查违规收费,既包括政府部门,也包括行业协会、商业银行。会议强调,严禁政府部门将自身应承担的费用转嫁企业,严禁行业协会和部门下属事业单位等借用行政权力违规收费,对发现违规收费的要限期退还并依规追责。 坚决查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违规收费。建立健全违规收费举报投诉、随机抽查、曝光问责、联合惩戒等机制。推进中介机构与审批部门脱钩,规范中介市场,坚决纠正垄断经营、强制服务、不合理收费等问题。同时,研究推动进一步降低带有垄断性质的合规收费,并引入第三方客观评估降费效果。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梳理相关收费事项,对法律法规依据不充分或实际不再需要的要及时取消,确有依据的要向社会公布收费项目、标准等。各地要加强相关涉企收费取消或减免后的合理经费保障,确保政务服务不缩水、有保障。 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政府“放水养鱼”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如果有的地方一边减税一边增费,那整体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在减税降费过程中的确出现了部分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有的还比较突出。”“不管财政多困难,我们一定要保证减税降费落到位,决不能再增加收费项目,决不能让不合理收费抵消减税降费政策效果。”李克强总理的这番话,既是政府的承诺,也是给企业的定心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