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花冠南山植物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2)
时间:2019-08-02 11: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川渝地區面積佔全國國土面積的近6%,分布著超過全國1/3高等植物資源,植物園首當其沖地承擔著生物資源重大保護及開發職責。為此,南山植物園分步驟有重點地開展“四山”生態保護、搶救珍稀植物等工作,爭當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成為集物種收集保育、生物多樣性保護、植物科學研究及推廣、公眾科學普及自然教育、景觀營建及生態游憩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植物園。 南山植物園嚴守《重慶市主城區“四山”保護提升實施方案》,致力於南山對主城核心區生態屏障的保護工作,確保了5000余畝林區的生態安全。南山植物園空氣負離子濃度常年保持在平均每立方厘米1500個以上,達到國家II級以上標准,為南山乃至主城“四山”生態保護提供了一個科學試驗場和建設模板。 不僅如此,南山植物園收集並栽植植物200余科、1000余屬、5000余種(含品種),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76 種﹔採集保存植物標本9600份,完成主城9區以及合川、銅梁、璧山、大足、永川、榮昌、潼南、南川、江津、巫山、奉節、石柱、豐都、武隆、酉陽、黔江、秀山等地在內的4000余種原生植物資源考察工作。南山植物園承載的很多專業性工作內容已納入國家植物資源保護發展戰略,成為西南地區瀕危野生植物多樣性保護的生態庇護所。 “南山植物園是全國乃至世界植物園系統中不可多得的亞熱帶氣候型低山地貌植物園。植物園將緊緊圍繞這一優勢,圍繞科學生態、景觀生態、文化生態和經濟生態‘四個生態’目標,科學布局加快建設,打造富有特色的生態品牌。”南山植物園管理處負責人表示,南山植物園將致力於“三個增強”“三個提高”:增強生態研發團隊技術創新實力,增強生態資源開發利用平台成果轉化實力,增強特色研發領域示范引領實力﹔提高生態保護科普教育的公眾參與性,提高生態環境教育的科學內涵性,提高自然教育形式的多樣性,建立具有特色的生態教育與文化傳播基地。 南山植物園繼續堅持將增強環境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將生態要素、景觀要素、文化要素、科學要素等融入植物園建設中,努力打造與直轄市地位相稱的重慶主城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示范高地。 (廖雪梅) (責編:陳易、張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