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组团式”教育援藏三年工作:逐梦在格桑花盛开的地方(2)
时间:2019-08-07 17: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在以教脱贫实践中,拉萨北京实验中学试点设立“京藏宏志班”,面向拉萨市精准招收建档立卡户学生31人,每年投入专项经费为班级配置优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量身设计课程体系,通过教育资源倾斜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更好更快成长成才。“十三五”期间还将投入扶贫资金4000余万元,进一步瞄准精准扶贫,把“京藏宏志班”覆盖至小学、初中、高中12个年级,充分发挥以教脱贫的作用。从2017年开始的“京藏宏志班”北京游学交流活动中,老师们把讲在课堂里、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融入首都的实景里、拉萨学生的旅途中,逐步增进了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意识。 带队伍,促进“输血式”援藏转向“造血式”援藏 带动和培训当地教师,辐射带动西藏县、乡中小学校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通过教育援藏最终实现西藏教育摆脱援助、实现自身良性发展的终极目标。 鲍立芹积极发挥北京后援团队优势,多次组织拉萨市第一小学骨干教师赴京培训,多次邀请北京优质资源学校专家到拉萨进行短期援藏,拉萨市第一小学语文教师曲央也深有感触:“我2008年毕业于湖南民族教育职业学院,专业是计算机,后来参加工作后要从事小学汉语文教学工作,确实需要做许多调整。鲍校长来了后常常到我的课堂听课,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指导,现在我所带的班级汉语文课是全年级很靠前的,这些都要感谢我的‘师傅’鲍校长。” 拉萨北京中学校长曹晓东在援藏工作中既注重尊重了当地老师的意见和劳动,又发挥了援藏老师积极融合、智慧高效的工作水平,使得拉萨北京中学的援藏团队和当地各民族干部教师职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8年拉萨北京中学高考取得优异成绩,652人参加高考,651人达到录取最低控制线,上线率99.85%,让每一位援藏教师爱上西藏,自愿服务西藏,是让援藏教师自觉以首善意识、首都标准完成工作的重要前提,也只有明晰“来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才能激发潜能,主动作为,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拉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艳四着力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了课程标准制订工作,坚持与行业对接,确定了课程定位、学习目标、课程设计等,制订出20门专业课程标准,着力培养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援藏数学教师李鹏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把学生们惧怕的高中数学知识讲得引人入胜,接手的两个年级最差班每次考试平均分至少超其他班级30多分,学生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考到北京去,去看李老师”。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北京市“组团式”教育援藏正在为拉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老师们用自己的灵魂去召唤另一个灵魂,帮助西藏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援藏在继续,逐梦在格桑花盛开的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沪媒:埃神改锋无力窘境 国足锋线将成亚洲一流
- 下一篇:在沃土中耕耘(逐夢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