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换将背后 广汽裂变生困(2)
时间:2019-08-09 03:37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就在三支生力军遇困、广汽新能源支撑不足下,广汽集团再次依赖广汽本田与广汽丰田——后两者正在以飘红数据攻城拔塞,与三支生力军表现大相径庭。 不可避免,广汽集团陷入两级分化的境遇。 上述内部人士认为,虽然凭借广汽本田与广汽丰田护盘,保证大盘不会失守,但已经很难掩盖在其他板块上的失落,“这是结构性、战略性的问题,即使新能源板块加持,但实际表明广汽集团依然没有走出‘两田’格局。” 他进一步表示,与之前相比,现在的竞争更激烈了,而三支生力军这一轮出的牌也没太多成效,整体士气不足,“可想而知,未来突破更难了。” 这样的走向显然不是几年前期待的模样,当然也不是所有故事章节。 02。 如何再裂变? 没有人能抵御时代洪流,在不确定的气息里,广汽集团从2016年底就确定围绕“一个中心、两个不动摇、三个转变”的主线,即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促进集团健康、持续、较快发展;坚持合资合作不动摇、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 而为此,这三年,广汽集团亦不断翻涌,变化不断。 人事制度与组织机构调整似乎从未在广汽集团停歇。 早在2017年,为强化董事会、经营层的职责和分工,提高公司运营质量和效益,广汽集团董事会成员由15人减为11名,并不再设副董事长;2018年12月,为构建更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广汽集团逐步实施公司职业经理人方案。
时间切换至今年4月,广汽集团发布了《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计划公告》,要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曾庆洪、冯兴亚、吴松等8位集团高层减持公司股份。 为强化集中管理,广汽集团还成立多个新部门。2019年7月,广汽集团进行组织机构变革,新设整车事业本部、零部件事业本部、商贸事业本部三个事业本部和金融业务本部、数据信息本部,并对原有部分机构设置及职能作了调整与优化。 其中,颇为重要的整车事业本部将管理协调广汽研究院、广汽乘用车、广汽新能源,强化自主品牌研产销一体化经营和沟通协调效率。 外延扩张还在继续。这几年,广汽集团先后与腾讯、华为、腾讯、中国移动、电装、滴滴等达成战略合作,在对外开放中向移动出行商转型;它们牵手蔚来汽车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以传祺品牌为轴,它们提速国际化战略。 来来往往之间,是行色匆匆的人员大规模调整步伐。 这几年,除了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稍显平静外,包括广汽零部件、广汽商贸、广汽汇理、大圣科技、广汽传祺、广汽菲克以及集团总部中高管迎来多次换防与职务变动,甚至存在同一职位多次换人举动。
事实上,仅在帮宁工作室的记载里,涉及多人多岗位的中高管换防就多达三次(2019年7月、2018年8月与2016年6月) “换人速度与频次相对突出了点。”一位长期接近广汽集团的业内人士表示,“频繁的调整让外界对广汽集团感觉有些错乱。” 与这种不解同时传递出来的还有真真假假、时断时续的内部纷争问题。 严峻的是,这些困恼正与铺面而来的低增长正面冲击。 当三支生力军遇阻,面对夜凉如水的车市,广汽集团真的已经调整好步伐,去冲击2020年300万辆的目标了吗? 我们来看现实考验。 在支柱传祺GS4、旗舰GS8不断退守与GA4一击不中下,权重最高的广汽传祺该如何迅速走出换防震荡期,重新挖掘破局点? 这些难题已随着传祺GA6临近上市加速到来。 与此同时,它又该如何与刚刚成立的整车事业部相协同,避免掉入职权不明、多头管理的漩涡里?这样焦虑已在广汽新能源之间蔓延。
还有裹足不前的广汽菲克,它还能否重整旗鼓,在单腿行走中能否借助一体化运营破除结构性难题?这样的不安或许也送给广汽三菱。 别以为广汽本田与广汽丰田高枕无忧。这是谁都知道不能出错的板块,是广汽集团事业长青的基石,却也被赋予更重的任务。 按照曾庆洪的说法,广汽本田与广汽丰田要在未来十年内实现销量翻番,各自搭建150万辆的盘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