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大象”的中国转身:是大众先声夺人还是丰田后来居上?(2)

  另外,在对外公布的新能源布局方案中,大众也领先于丰田。据了解,大众在今年就将有14款新能源车在中国落地。到2028年,该集团计划生产220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一半以上将在中国生产。

  据悉,大众中国将联手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江淮大众三家合资企业共同完成这一目标。在这当中,前两家合资公司的新能源工厂将在明年正工投产。届时,大众将在中国拥有60万辆纯电动汽车产能。

  在动力电池方面,大众汽车正在与国内包括赣锋锂业在内的5家电池厂商进行合作,帮助这些企业将电池提升到国际标准。一旦达到,大众汽车就会使用他们生产的电池来装配集团旗下的电动汽车。

“大象”的中国转身:是大众先声夺人还是丰田后来居上?

  相对于大众对中国市场如此明确的新能源领域布局方案,丰田至今并没有类似的计划,只是在其全球规划中,提及了要在2025年针对中国市场投放10款量产电动车型,以及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展开电池开发与回收等技术合作,但这也是其由重点倡导混动转向主攻纯电动车的标志性开端。

  虽然在中国市场的合作广度与深度上目前丰田还不及大众,但丰田并不是没有优势,甚至可以超越大众的技术,其中电池技术就是丰田的杀手锏,并让其在未来的中国汽车电动化中成为最具潜质的厂家。

  丰田在电池技术的优势起源于其混动车型及这类车型在全球市场中稳定的应用。丰田自1997年推出世界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型以来,其搭载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车的全球销量早已突破千万辆,这使得其电池技术从研发到制造,再到销售方面具备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也包括技术标准与材料应用)。

“大象”的中国转身:是大众先声夺人还是丰田后来居上?

  在上述领域方面,大众在全球的地位不及丰田,从而会影响到其在中国的技术表现。同时在中国政府近期倡导的氢燃料电池层面,丰田的技术更是强于大众。

  这不仅因为丰田已推出量产氢燃料电池车,并拥有3500辆的销量,更是因为丰田较大众更加看重这一领域的应用(大众认为氢能源燃料电池车未来10年无法成为有竞争力且成熟的量产技术),进而对其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产生推进作用。

写在最后

  中国市场是目前全球汽车“大象们”的必征之地,尤其在其处于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前沿时期。这些“大象们”在中国市场的“转身”虽然涉及诸多业务单元,复杂且脚步沉重,但它们的心是坚定的。

  作为全球前两名的汽车公司,大众与丰田的较量正在延伸至全新领域,而在中国市场中,大众目前正以量与时间的优势领先丰田,但丰田的机会在于技术能力及谨慎、稳定的企业性格,虽然量在短期内还难以企及,但其后劲十足还是会让竞争对手忌惮。

  不过,也许这样的市场才更精彩吧!

(责编:肖蒙蒙)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