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热潮来袭:资本竞逐 门槛难迈(2)
时间:2019-08-13 01: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我询问了遵义市相关部门领导,他们说目前海银集团还没有推进这个500亿元的投资计划。”欧阳剑告诉记者,像海银集团这样的行外资本,越来越多地汇聚于仁怀市甚至毕节市周边,期望通过收购上游厂商资源,分享此轮酱酒热潮带来的机会。 资本入市考验重重 “茅台镇的一个酱酒生产许可证,现在已经涨到了七八百万元。”刚刚在茅台镇收购了一家年产1500吨酱酒酒厂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对于行外资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当地的人脉和资源,“没有人脉,你可能连贵州的一斤高粱都买不到。”张先生说,当地的粮食收储中心就是外来资本面对的第一道门槛。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遵义市共有1400多家酒企,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117家,年产量(折合65度)达26.91万千升。因此,在张先生看来,大量的中小型酒企就成为外来资本关注的焦点。 “此轮酱香酒的热潮,始于2015年茅台酒引领的市场行情,一方面是消费升级体现出来的香型升级,另一方面是资本推手使得茅台具有金融和投资的属性,其消费属性反而减弱。”欧阳剑分析,由此更多的资本从关注产品到关注上游厂家,从以前的代工贴牌生产模式发展到直接收购酒企。 记者注意到日前贵州证监局官网公布的贵州国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国台酒业有望成为“酱酒第二股”。天眼查系统显示,在2018年完成两轮增资后,国台酒业于同年11月启动上市前“股改”,由大股东国台集团将其持有的股权部分转让给泸州华西金智金汇壹号股权投资基金、西藏华金天马等10个投资机构及个人。2019年1月,国台酒业再次进行股权转让,大股东国台酒业集团持股比例由67.25%降至50.58%,来自全国各地的股东达到22个,而且多为投资管理机构。 此外,随着飞天茅台在部分市场终端的零售价格高达3000元,这也给酱酒企业开发出了通往高端市场的价格带宽。上述张先生表示,现在一些重新包装的酱酒品牌,价格基本都定位在300元以上,甚至一些企业推出千元以上的酱酒,以显示其“高端”的形象,但是销售并不好。
记者查询ST岩石控股的贵酒云商销售平台贵酿商城发现,其销售的主要产品包括贵酿贵十六代天青酒售价1519元/瓶,高于飞天茅台1499元的控价线。其他诸如贵十六代阳澄酒、月黄酒500毫升每瓶分别售价999元、799元,贵酿君道酒售价629元/瓶。但该平台在2019年上半年销售不足250万元,可以窥见一斑。 “许多行外资本在进入白酒行业后,好似智慧骤降、武功全废般,过往的成功秘籍统统失灵了,一番拼命砸钱或狂玩概念,带给白酒行业的,除了一幕幕跌宕起伏、悲喜交加的产业大剧外,留下的更多是试错、折腾与教训。”白酒专家铁犁对此总结了包括经验误区、管理误区、资本误区等十大误区。 此前,娃哈哈宣布投资150亿元打造领酱国酒,维维股份(3.230, 0.08, 2.54%)也曾倾力打造贵州醇,但都以失败告终。对此,初入茅台镇的张先生已然感同身受:“接触的很多行外资本,在茅台镇投资酱酒,亏损几亿元几十亿元的都有,但是仍然阻挡不住他们的冲动。” “白酒行业有时候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不理性的状态,比如飞天茅台价格到了3000元一瓶。”欧阳剑表示,虽然酱酒热潮仍在持续,但是未来白酒企业的成功,不是香型的机会,而是品牌的机会。 在铁犁看来,“目前酱酒热仅仅是一个开端”,在今后较长时间内,酱酒都是中国白酒最热的板块,而这波热潮至少可以延续到2030年,届时酱香白酒的销售数量可能达到30万~40万吨,占到行业产量7%~8%,占行业销售额35%左右,其平均出厂价格则仍会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5~6倍。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酱香型白酒的总销售量约为60万吨,在全国白酒总产量中占比约为5%,但是创造的销售额却占15%,利润占比超30%。或许,对于各路资本来说,对于酱酒的竞逐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