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维修3大猫腻(2)
时间:2019-08-13 04: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黑心商家不仅会忽悠你换劣质的屏幕总成,还觊觎你的原本良好的原装屏幕,所以我们在了解手机屏幕的组成后,手机屏碎时先判断是玻璃碎了还是里面的显示屏碎了,只是玻璃碎了就叮嘱维修人员只换外屏即可,并监督以免偷梁换柱。内屏也碎了,建议到官方售后去维修。 3、夸大手机故障诱导维修 每个被坑的消费者都是遇到一个善于吓人的黑心老板,手机维修也是。 维修人员在检修手机过程中,真的发现其他故障,告知消费者更换零件也算为消费者着想,这个叫正常“挖单”,但有些不正常挖单呢,判断你是小白了,那就是待宰的羔羊——“你的手机浑身有毛病”。
第三个猫腻: 黑心商家就是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等”,夸大手机故障,不断诱使你更换他卖的劣质零件,然后你手机上换到的低价组装件、翻修件,很快就会出质量问题,逼迫你不断地维修,不断地掏钱。 交了智商税,吃了哑巴亏,手机坏了还可能耽误事,为此求真君建议手机出现故障最好能到官方售后检修或者请行业人帮看,莫轻易听信黑心商家忽悠。 消费者真的太难了,求真君感慨,要是经常看求真实验室的推文就不会这么轻易受骗。 但求真君更要谴责这些黑心厂商,暴利熏心,为非作歹地坑害消费者,希望有关部门可以严厉打打击此类行为。 律师说法: 广东中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潘翔表示: 1、平台维修人员在提供维修服务时故意以“原厂质量屏”的概念模糊与“原装屏”的区别,使消费者产生更换的就是原厂配件的错误认知,诱导消费者购买服务; 2、夸大其词,将没有质量问题的配件也虚构质量瑕疵从而误导消费者更换; 3、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偷换手机中的原厂配件; 4、更换的配件来源不明,无质量保证。 这些行为涉嫌《产品质量法》规制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亦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依法应对消费者承担退一赔三的民事责任。 市场监管部门对手机维修行业的乱象应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处罚,打破行业潜规则,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好在,“闪修侠”“极客修”也及时反应: “闪修侠”致歉并发布公告称,目前公司已终止与该材料供应商合作,相关操作不规范的工程师和运营中心管理层已经严肃处理。 “极客修”发布声明称,平台配件来自正规厂家,针对报道中提到的问题已开展内部调查。
虽然这2个商家是道歉了,但也是承认用非原装配件,偷换客户好屏的现象还会不会有求真君也不知道了,但那些路边小店肯定会有。 所以大家还是要么能做好保护措施减少手机磕损,要么就买好手机意外险减少修手机的支出,土豪就随意换吧~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