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问题成第三大“成长杀手”(2)
时间:2019-08-13 08: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从近期影响上来说,脊柱健康问题会影响青少年儿童身高发育,导致身高比同龄人低。而由于脊柱问题引起脊柱不平衡,容易引起久坐易疲劳,腰背部疼痛,导致孩子学习精力不集中,从而可能会影响成绩。 从长远影响上来说,如果孩子的脊柱畸形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体会越来越差。比一般人更容易腰酸背痛,肌肉的承受力也会变差,导致劳动能力下降。少数人不能工作,严重时会导致下肢瘫痪,完全丧失行动能力。此外,相关研究数据显示,80%出现头痛、眩晕、视力模糊、腰背劳损、手脚酸痛及麻木的成年人,都与儿童时期的脊柱异常有关。 另外,王天天指出,脊柱结构的异常可能会引起神经根的受压。“脊柱问题可能会影响脊神经和血管的正常分布和生长,甚至压迫脊神经和相邻血管,导致神经传导和血液供应受阻,从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很多人误认为骨骼问题不会累及五脏六腑,其实不然。王天天指出,脊柱就像一颗大树的主干,如果主干不正的话,会影响其他脏器的位置,严重的可引起心肺压迫,影响心肺功能。如果长时间不纠正治疗,心肺功能长时间受损,甚至会影响孩子寿命,危及孩子生命。 中山一院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苏培强也强调,脊柱侧弯女孩的发病率是男孩的2.5倍。月经初潮前后的女孩一旦患病,病情进展速度可能是男孩的十倍,家长需要特别关注。 如何守护孩子的脊柱健康? 王天天强调,有两个儿童脊柱发育阶段需要引起家长重视。 一是在孩子6~7岁时,脊柱的生理弯曲被周围肌肉、韧带逐渐稳定,这个阶段应及时纠正孩子的站立、行走、坐姿等生活习惯;二是在10岁以后的脊柱成长发育第二高峰期,要注意为孩子补充营养并加强体育锻炼。防治青少年儿童脊柱畸形或出现问题,提前做好预防是关键。 1.在孩子的脊柱发育平稳时,一定要注意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养成优良的生活习惯。好的习惯不仅能有效促进脊柱健康发育,帮助孩子培养优良的体态,还可以减少脊柱压力。 2.可以适当给孩子加强运动。绝大多数轻度脊柱侧弯的孩子中,80%以上都是姿势性的脊柱侧弯,通过提醒就能达到很好自我纠正目的,专家说,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体育运动进行脊柱再平衡,预防脊柱问题加重。可以做对称性的锻炼,例如引体向上和俯卧撑,也可做15分钟脊柱操,建议每天做2组。在运动过程中,家长要不断鼓励孩子,陪伴孩子一起努力。中度侧弯需要佩戴支具矫正,重度侧弯需做矫形手术。 3.在青少年儿童骨骼发育的高峰期,注意骨骼健康营养的补充。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多吃含有丰富钙质的食品,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 首先要合理搭配饮食。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 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不同的食物换着吃,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优先选择鱼和禽,禽类(鸡肉、鸭肉)脂肪含量低,海鱼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另外要确保钙的摄入量。青少年儿童每天要摄入800~1200毫克钙,才能保证骨骼的正常代谢,获得理想的骨钙峰值。应该常吃牛奶、蛋类、禽肉、鱼类、大豆及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钙的食物。每天食用40克大豆蛋白,80克优质蛋白质,1000毫克左右钙,可以显著增加骨密度,预防脊椎病。 王天天强调,健康的脊柱离不开钙,钙对于骨骼来时,就像砖对于房子一样。在青少年儿童时期,如果不能摄取足够的钙,就会出现驼背、漏斗胸、鸡胸等佝偻病等表现。而当孩子正处于快速发育的时候,单单只靠日常膳食是不够的。4~10岁的孩子每天大约需要800mg的元素钙,11~14岁的孩子每天大约需要1000mg的元素钙。 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每日元素钙的摄入量仅为388.8mg,其中城市居民每日摄入量为438.6mg,农村居民仅为396.6mg,远远低于我们每天的需求量。如果日常膳食不能做到高钙,则需要选择适合儿童的钙补充剂。王天天建议,碳酸钙是所有钙剂中吸收最高、利用率最好的,可以作为首选。 4.多观察孩子体态,学会“脊柱健康四步自检法”。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一区副主任医师尹刚辉表示,日常生活中家长可学会运用“脊柱健康四步自检法”进行初步判断。比如孩子洗澡时,可以根据洗手间墙上贴的瓷砖水平线,参照观察孩子两肩是否一样高,肩胛骨最下端是否等高,两个髋关节、骨盆两边是否一样高等。接着还可以让孩子在直立的姿势下身体自然前倾、自然弯腰,家长从背后观察双侧背部是否对称,脊柱棘突是否为直线等,如果后背出现异常隆起、两边肩膀不等高、骨盆有歪斜等现象,建议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必要时拍摄脊柱正位侧位X线片。(项丹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