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1)
时间:2020-11-07 02: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探索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根据国家部署,积极推进财政承担支出责任的事权在省与市县之间的优化调整,合理划分省以下各级财政承担的支出责任。完善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适当调整省市县财政收入划分,探索将具有明显受益性、区域性、来源稳定的收入划分为市县收入,并注重对市县级财政质量的监督。健全与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相衔接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继续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压专项、扩一般"改革,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 健全财政保障和配置机制。拓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范围,加大财政民生投入,逐步提高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标准和覆盖水平。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在全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体系。实施财政经营性资金股权投资管理改革,规范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方式。推进财政专项资金基金化改革试点,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 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积极推进税制改革,落实"营改增"扩围等税改政策,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培育地方税主体税种,逐步提高直接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完善地方税征管体制,建立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构建税收共治格局。依法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健全税费管理一体化新机制。强化依法治税,优化税务营商环境。 第五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率,增加有效投资,进一步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积极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深化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监督管理等政策文件,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推进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竞争性配置,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严格实行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建立健全清单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放宽企业投资准入。加快推进投资项目管理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县各级政府、各部门审批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互认。规范政府部门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职权行使,健全问责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标准清晰、程序规范、权责一致的投资管理制度,构建企业投资管理新体制。 推进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建立保持政府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增强政府投资宏观调控能力。规范政府投资管理,制定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立重大建设项目库,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实施三年滚动政府投资计划。创新政府投资方式,根据项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强财政预算与投资计划的衔接,统筹安排、规范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形成政府投资合力。按照项目建设进度下达投资计划,确保政府投资及时发挥效益。严格预算控制,建立健全概算审批、调整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度。完善投资决策、管理、监督机制,强化投资规划调控,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管,健全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进一步鼓励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参与交通、能源、信息、重大发展和创新平台、市政、农业水利、生态保护、社会事业等八大领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建设。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快融资机制创新。加快建立与投资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融资机制。构建财政预算投资、专项建设基金、政策性基金、企业债券、信贷资金等多种融资工具相衔接的融资体系,实现投资管理向投融资管理转变。规范各级财政出资设立的政策性基金运作,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重大创新平台的投融资机制建设,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私募等方式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保资金、保险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收益稳定、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支持重点领域建设项目企业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第六节 构建现代高效金融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