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时尚 >

古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暨东方雅乐音乐会成功举办(2)

  同时,王立平先生也表达了他的期许,他指出:高山流水觅知音是文人一直以来追寻的境界,关注音乐、关注古琴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他希望,我们要对艺术有敬畏的心态,我们在敬畏之中,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从事我们的民族文化,把我们的民族文化发展得更好更繁荣。

古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暨东方雅乐音乐会成功举办

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毛佩琦先生致辞

古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暨东方雅乐音乐会成功举办

北京乐器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金岩先生致辞

  这次研讨会,共收到近60余篇论文,内容包括:打谱与琴曲、考证与流传、琴史理论研究、古琴教学实践、古琴与修养身心、琴歌琴曲古诗词、古琴文化漫谈、古琴与多元艺术、斫琴与古琴修复等内容。在讨论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作者们从多个角度考察当前古琴界的现状,分析古琴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主编韩杰先生,副主编张雅晶女士经过层层筛选,最后优中选优41篇编辑成册。

古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暨东方雅乐音乐会成功举办

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会长杨青先生做主题发言

  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杰先生主持了主题研讨会,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会长杨青先生在研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杨青先生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footnoteRef:1]在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路途上,乐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他更是身体力行的推广践行以古琴为核心的乐教活动, 尤其是少儿古琴启蒙和教学工作。[1: ]

  同时,杨青先生分享: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对小琴友来说,仅仅把琴当作一种表演性乐器,从而停留在机械性的练习以掌握琴的演奏技巧是非常可惜的,小琴友必须要学会结合所学、所见、所感、所悟,慢慢尝试着理解每首琴曲的深厚意蕴和哲理意趣,领会曲子的意境、韵味与独特内涵,感受琴的文化魅力,从而更好、更准确地对琴曲进行诠释。少儿习琴与少儿诵读经典、童蒙养正的教育方法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于稚嫩的童心,用经典浸润童年,以文化滋养人生。

古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暨东方雅乐音乐会成功举办

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会长韩杰先生主持并主题发言

  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杰先生在主题发言中强调: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最喜欢的乐器。文人不仅用古琴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而且当作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工具。他们通过弹古琴让自己的心灵和古人对话,视古琴为忠贞不渝的朋友,甚至视古琴为自己的生命。

  古琴在文人心目中具有十分神圣的地位。琴人必须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而且这种道德操守的要求也要随身而行,以至"士无故不撤琴瑟"。因此,琴人首先应是个道德高尚的人,在社会上是很受人们敬重的。 "琴道"概括了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琴人应该有的道德要求。琴道是保护古琴艺术健康发展的基石。

  所以呼吁每一位古琴家、古琴教师和古琴爱好者在研究、学习、传承古琴艺术的时候必须关注"琴道"的内涵。 审慎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知行合一,做合乎新时代要求的琴者。不管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琴人,都应把修身养德放在重要位置。每一个琴人都应该成为道德操守的模范。只有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琴人。

古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暨东方雅乐音乐会成功举办

与会嘉宾精彩主题发言集锦(由上起依次为韩杰先生、吴寒先生、郭怀谨先生、徐元先生、杨青先生、潘松先生、姚刚先生、张雅晶女士、高峰先生)

  活动期间,北京音协东方雅乐音乐会精彩呈现。一个个精彩的节目,雅韵悠长,感染现场每个人。尤其《红楼梦》插曲《红豆曲》与《葬花吟》的倾情演绎,现场观众几度热泪盈眶。《广陵散》以及大型弦歌《满江红》更是带动了整个现场的氛围!

古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暨东方雅乐音乐会成功举办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