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以及中外经典电影中的老子“基因”(2)
时间:2020-11-20 11: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电影《卧虎藏龙》的编剧王蕙玲和导演李安都很喜欢老子,在结构这部电影开始部分的时候,李安让李慕白说:“我一度陷入了一种很深的寂静,我的周围只有光,时间、空间都不存在了”,俞秀莲以为他“得道”了。 李慕白在第三次与玉娇龙见面时,将武当心诀及武当剑法的最高理论原则告诉了她,亦即是“道”体的呈现——如“守雌”与“无为”。“无为”是无狡诈之为。影片里,李慕白告诫争强好胜的玉娇龙:“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道德经》第九章),即是说不可争强,争强只会导致和她师傅一样“练得一身走火入魔的邪招”。他也将武当最高境界的“无为”思想告诉了玉娇龙:“勿助、勿长、不应、不辩、无知、无欲,舍己从人,才能我顺人背”。同样在李安所崇拜的胡金铨的《侠女》里,也使用了“柔弱胜刚强”的叙事策略,电影中战胜强大鳌拜的不是功夫高深的侠女,而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老子之“无”在外国经典电影叙事中 意大利的费里尼、瑞典的伯格曼与苏联的塔可夫斯基,被视为世界现代主义电影的“圣三位一体”,在他们的作品里都能看到老子的思想元素。费里尼在自传里坦言对老子的热爱与追随,他在电影《八部半》里运用了老子“无为”思想的情节设置,并将“无”的状态用台词进行了具体描述与总结:“生活总是充满了混乱,没必要再在混乱中增加混乱了。赔钱是制片人常遇见的事情,我恭喜你,停拍比继续拍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要好得多。我们被太多的画面、声音、语言窒息了。任何艺术的真谛就是从有到无,够格的艺术家都应该宣言:学习致力于沉默。记得马拉美对白皮书的敬意吗?还有兰波,一个诗人,他最美的诗歌是什么呢?他不想再写了,他去非洲了!全心祝福你,如果我们不能拥有一切,那么真实的完美就是空白。”真实的完美就是“无”,“不拍”的“无为”可以让人在思想以及各个方面“无不为”,而费里尼对“八部半”电影片名的使用,也旨在说明在“残缺”的弱与“完美”的强之间,“残缺”更完美更坚强。 塔可夫斯基在《乡愁》中设置了三个关于“无为”的情节与台词表述:主人公安德烈想去一个教堂看弗朗西斯科画的圣母像,但到了目的地他却不进去看;电影台词:“最伟大的浪漫是不需亲吻的,什么也不用,非常纯洁,所以才是伟大的”“情感——不需言辞的情感才是难忘的”。这种对于“无为”的运用使得主人公完成了从“审美的存在”向“宗教性的存在”的终极飞跃。 伯格曼电影《假面》中,收音机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语言碎片:“不说,不听,不想……这是不是意味着……真相……”伯格曼在这里讨论了是否可以弃绝理性与知识,即“绝智弃辩”,而用“不说不听不想”的“无为”行为来直接面对感觉世界的真相。《假面》结尾处,演员伊丽莎白重新开始说话的第一个词是“无”,作为她直面荒诞世界的开始,也是她清晰认知世界本源的结果:“无,名天地之始”。 在东方电影中,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是不可忽略的一流电影大师,他的墓碑上刻着中文繁体字:“無”。在他早年间的电影《早安》里,他以“无之以为用”结构了一部儿童喜剧电影:一个小男孩嘲笑大人之间每天见面都说“今天天气真好”“早安”等类似的废话,嘲笑这些废话的愚蠢。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小男孩为了打破自己和大人的僵局,重新建构沟通时,居然使用的就是“早安”“今天天气真好”等在他之前看来无用的废话、蠢话。小津安二郎在影片中幽默地将老子的“无之以为用”进行了充分展示。在他的另一部电影《东京物语》里,在影片结尾处的“时间流淌”里,周吉老人坐在榻榻米上,“无为”地将生命的存在意义与存在状态呈现为“无”。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刘慈欣小说又将拍电影 科幻迷心中打问号
- 下一篇:郭修篆:让自闭症群体看到那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