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生活 > 娱乐 >

粉丝“养号”,到底伤害了谁?(2)

  在豆瓣读书和明星粉丝后援会表态后,此次11月大规模“养号”事件看似暂告一段落。但被推至风口浪尖的《记忆记忆》却成为粉丝、“黑子”与非粉丝之间的“战场”。这本书在11月25日以后的短评,仍然充斥着大量与图书内容无关的评价:有人打了五星,留下一句“抱歉”;有人呼喊“别让饭圈文化祸害严肃文学”;也有一些ID中包含其他流量明星名字的用户给该书打出一至三星的低分。

  观点

  “养号”体现了明星之间的“内卷化”

  此次“豆瓣养号”事件,只是近年各种“粉丝迷惑行为”的冰山一角。2018年某明星的粉丝组团刷iTunes北美区榜单,把他的新歌直接顶上第一位,引发诸多争议;今年年初,另一位“顶流”明星的粉丝举报某同人作品,引发一系列风波,造成该明星遭遇路人的集体抵制;今年11月,某男团粉丝用某明星的演唱会来进行抢票“练手”,导致该明星的自家粉丝买不到票……为何粉丝与大众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羊城晚报记者为此采访了东南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朱雯琤。

  羊城晚报:粉丝与大众之间矛盾的本质是什么?

  朱雯琤:这种矛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粉丝“维护自身群体”的集体理念。美国社会学家兰戴尔·科林斯曾观察发现,负向情感所带来的群体连结比正向情感更紧密。粉丝群体也一样,因为负面事件而感受到“受了欺负”,于是联合起来,越发催生与大众之间的矛盾。但要注意,粉丝与大众之间的对立是流动的:比如你是某家粉丝,当别家出了问题,你会成为“大众”去讨伐别家粉丝;而当你家偶像或粉丝群出了负面新闻,你就变成被别人讨伐的粉丝。

  羊城晚报:网络环境是否造成或助长了这些矛盾?

  朱雯琤:是以网络场域为象征的社会文化激化了这些矛盾。现在的追星玩法成了“数据至上主义”。粉丝尽力想让明星出圈,所以他们会拼命买明星代言的产品,也会为了让榜单数据看上去真实有效而去“养号”,这其实是一种恶性竞争。现在流行说“内卷化”,而明星之间的“内卷化”表现就是以数据、流量为指标,粉丝拼命为偶像“冲业绩”。

  羊城晚报:如何构建一个和平健康的网络环境?

  朱雯琤:建立完善网络机制、加强网民沟通理性教育等,这些很多人都提过,但切实实行起来还是需要时间和实践。这里提一个比较“虚”的倡议:改变当下流行价值,停止那一套流量和资本的游戏,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意义。只有每个人都不去玩那套游戏,那个不断螺旋上升的竞争游戏才会慢慢停止。追星快乐,混粉丝圈的大多数时刻也很快乐,但快乐背后是被资本操控的情感消费,是被相互竞争所消耗殆尽的空虚。不要让这些快乐成为人生的唯一信仰,去日常生活里找到生命的各种意义和可能性。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