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非典型”谍战剧缘何成为收视黑马?(2)
时间:2020-12-01 10: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创作者们的另一种 “以小写大”的策略,体现在为剧作的生活质感和人间烟火气找到了实打实的土壤。《隐秘而伟大》展现了彼时上海弄堂里的市井生活,从而描摹出国民党统治末期大厦将倾的状态。福安弄的弄堂口,是各种八卦的集散地。百姓生活的捉襟见肘,体现在一把荠菜上,也体现在对“一个鸡蛋一万块” (法币)的抱怨。邻居们对顾耀东当警察的议论:不仅羡慕顾家出了个工作体面的儿子,更要紧是家里有个警察,以后托他好办事、好找关系。外界的变化与这里的居民无关,他们只关心金价是不是又涨了,工资是不是又要贬值。什么是人间烟火气?那是沈青禾租住顾家亭子间,一下付清三个月的租金,顾妈妈立即喜笑颜开地张罗要给她换灯泡、修房顶;市井生存的哲学一览无余。 这些细节构成了《隐秘而伟大》的另一看点。这部剧选择性地描述了两个世界:一个是镇压爱国游行、杀害进步人士的反动警局——尤其在顾耀东潜入监狱营救陈宪民、在莫干山挽救文化名士们时,更是危险重重,他随时可能遭遇灭顶之灾;另一个是充满烟火气暖意的家庭——每晚回家,满桌可口的饭菜,挨打受伤时母亲心疼关爱的言语,受到街坊冷嘲热讽后,姐姐毫不客气的泼辣回击,构成了顾耀东的心灵港湾。两个世界对比,拍出了上海里弄家庭的温情,也拍出了谍战剧架构的新意——既真切地展示旧时代的风貌,也立稳了人物信仰转变的根基。 聚焦于时代“微光”的人物关系刻画成就了它的观众缘 如同左兰之于余则成的意义,《隐秘而伟大》里的顾耀东在成长道路上也有一位精神“导师”,他就是二处处长夏继成。他从开始看不上顾耀东,到后来逐渐发现了他是块“还没发光的金子”。每次在顾耀东遭遇危机时,他都及时出现。更为重要的是,他在顾耀东最迷茫的时候,循循善诱,引而不发,让顾耀东明白了“人要忠于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也让顾耀东这个人物的成长弧线变得更真实自然。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亦师亦友,是《隐秘而伟大》一剧最细腻动人的部分。这种连结于信仰的情感往往比男女之情更要吸引人,成为谍战类型之内,塑造人物、推动剧情发展的最重要的价值观上的连接。之前在网上出现的诸如“冬季恋歌” (顾耀东、夏继成CP)这样的谐音调侃,正是人物关系塑造精彩、深入人心的写照。 两人在莫干山那一段令人尤为印象深刻,当顾耀东终于确认了夏处长的真实身份,油然而生的那种幸福感,跟车窗外时不时透出云端的阳光一样明媚动人。可以说,顾耀东在关键时刻拖住杨奎追击以死相搏的那种内心力量,便来自于他在仓库窗口余光瞥到夏继成真实身份的瞬间。剧本在此后宕开一笔,没有正面表现夏的杀伐果断,而是以两人对话中的冷幽默点到为止,心照不宣。夏继成修自行车的那段台词,在寥寥数语中,显示出了剧本的讲究:那种分寸感把握中的叙事伦理与美学追求,令人回味无穷。从表演的层面,夏继成对顾耀东那一个激动的拥抱,演绎得不落俗套,同时也通过顾耀东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凸显了他内敛的个性。演员传神的表演,不只塑造了人物、更赋予了人物灵魂,顾耀东对“白桦” “一半扎进黑暗,一半迎接阳光,根扎得越深,就能看到越多的黑暗和腐烂,就能长得越高,越能努力地争取阳光”的解读,余味悠长。 像这样看似静态的人物关系上的刻画,实则体现了细节上的考究,这样的场面在剧中并不鲜见,如夏继成和顾耀东一起吃菜泡饭、喂猫等细节,看似闲笔,都在不动声色中为人物的“蜕变”和“伟大”蓄力。这些聚焦于时代“微光”的人物关系,最终成就了一部品质优良的、有观众缘的主旋律年代剧。 事实上,好剧本、好导演能成就一个演员,这个剧改变了很多人对李易峰的认识。在《隐秘而伟大》播出之前,不少观众对这一部曾经的流量小生和“乘风破浪的姐姐”金晨主演的电视剧都持有怀疑和观望态度,而当《隐秘而伟大》上线后,观众发现,李易峰的演技非但没有掉链子,反而带来了不少惊喜。他眼睛里纯净的气质,简直就是顾耀东本人。而反观李易峰的成功,跟他终于选对了剧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隐秘而伟大》并非完美。事实上,与《潜伏》等经典谍战剧相较,它依然有不少逻辑上及人物塑造上的明显不足和漏洞,但正如原著大结局中夏处长打给顾耀东的那个电话中所说的“谢谢你,到底没让我失望”,该剧终究是瑕不掩瑜,没让观众失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