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生活 > 娱乐 >

李雪琴:总能发现人群中没笑的那一个(2)

  13岁那年,是李雪琴迄今为止人生中最开心的一年。那时她学习好,一直是班级第一名。也有男生追求她,只不过母亲没同意。《脱口秀大会》中,李雪琴将这件事变成段子讲了出来。节目播出之后,那位曾经向李雪琴表白的男生,联系李雪琴,说最近每天都会接到很多关于李雪琴的电话和微信。

  那时,她也有很多朋友,他们一起上网吧打游戏。这些朋友中,李雪琴成绩最好。每次他们出去玩之前,李雪琴要分别给每位朋友的家长打个电话,让对方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和全校成绩最好的李雪琴一起出去玩。“哪怕他们跟李雪琴出去是打游戏上网吧,但是不会出大问题,我能管住他们,打架斗殴啥的我都能管住。”李雪琴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而14岁那年,李雪琴父母关系出现变故。她不得不迅速成熟起来。曾经成绩好考第一是一件自然的事情,而这一年,她将自己要考第一,视为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我就觉得我不考第一,父母就会觉得是他们影响我了,为了让他们安心地生活,我就得老考第一,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这个孩子还是正常的孩子。”李雪琴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那一年,李雪琴感觉自己成为了母亲的“家长”。离婚之后,她妈妈情绪不好,李雪琴不得不去哄她。“那个时候我从来没有在家人面前哭过,我每天上学,在外边哭,哭完再回家,然后把我妈安抚好。”

  在母亲面前“当家长”的李雪琴,回到发小们身边还能安心做回孩子。“那一年我上学一分钱都不带,但我每天吃好喝好,他们(发小)自己不花也给我花了。”李雪琴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如今,李雪琴回到开原县,除了陪伴家人,仍然和那群发小们待在一起。那是个六七人的小圈子,他们很多是专科毕业,有人在热电厂工作,有人在帮家人做生意。李雪琴成名之后,有一些半熟不熟的朋友找到李雪琴,想与她合伙做事或寻求帮助,但她的发小从未提出类似要求。即便是聚会,如今,那群发小依然从不让她结账,“我小妹儿在外头老累了,回家了,哪能让你花钱呢。”他们关于李雪琴成名之后生活的好奇,仅限于去询问李雪琴某个明星“真人长得帅不帅”,或者让李雪琴给他们要某个明星的签名。李雪琴心中,这些她童年和少女时代的朋友,是她真正的朋友。“他们的价值观非常简单:做好人、讲义气。”李雪琴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讲故事的人

  15岁,李雪琴离开铁岭之后,她进入的圈子越来越精英。她就读的高中本溪高级中学,时常在辽宁省高中的年度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她的本科和研究生,分别在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纽约大学教育学系就读。

  周围的精英变多,李雪琴的不适感却越来越强烈。高中,班级特别鼓励竞争,教室后面有一个大榜,每人要选择一位竞争对手,每次考试互相比较。这让李雪琴感觉很不舒服。那种集体喊口号的情景,也让她觉得尴尬。高考前,学校组织大家喊口号,“我要考北大,我要考清华”。李雪琴不喊,而是在底下为同学鼓掌。

  高考那年,李雪琴本来报考的是中文系,但那一年北大中文系在辽宁省只招一人。省状元报考的就是中文系。最终,李雪琴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

  李雪琴一度考虑过做记者。那时,前《南方周末》记者、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方可成,招聘一名助理。李雪琴前去面试,没有相关经验,没通过。面试后两人闲聊了很久,方可成觉得她有种混不吝的气质,跟她建议说,“你为什么不去北京大学电视台做一个脱口秀节目?”

  在北大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一都是通识课程,大二之后才分专业,有新闻、广告、广播电视和编辑出版四个专业可以选择。大二细分专业之后,李雪琴选择了广告方向。“感觉好像新闻做不了,学新闻出去也是写公众号,还不如做广告,有创意会做PPT就行。”李雪琴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广告系的课堂上,练就了李雪琴最初的演讲能力。“把一个垃圾方案讲得老师心花怒放,呱呱给我鼓掌。我觉得我现在说段子的能力就是在课堂展示上练出来的。”李雪琴说。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