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北搞笑博主的顶流都不签MCN(2)
时间:2020-12-26 10: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2018年,赵佳明在长春创办了“玖琛网络”,现在旗下有30个博主,全部是东北人。在MCN行业的两年间,他看到不少东北本土MCN机构倒下,从业者离开东北去南方发展。他承认,东北的MCN公司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经营意识,都与南方同行有不少差距,且东北社会的整体思想仍然不太认可这个新兴行业,平台的合作重点自然也放在南方,“一些平台到线下开会,南方城市都走一圈了,北方可能才有一站。” 赵佳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刚成立时,“玖琛网络”以短视频内容为主,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目前已经转型做直播带货,签约的博主收入从每月1万到10万不等。赵佳明说,自己能想到的变现渠道只有广告和带货这两种,但南方的大型MCN公司还有品牌合作、线下活动等更多元化的变现方式。 “我个人感觉东北人不太适合从商,一顿啤酒喝好了,说给人打折就打折,唠一唠就都是亲哥们了,这怎么做生意?我们还是适合创作、输出内容。”畅畅说。东北盛产的高能博主,要么自己慢慢熬,要么就只能离开东北去外面发展。 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常住人口分别减少21.8万、13.33万、7.6万,人口外流情况仍然严重。 人才的匮乏也导致大型MCN公司极少在东北设立分支机构。陈佼曾面试过不少东北来的编导、策划,他记得有个编导对他说,东北实在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环境,机构太少,所以决定南下。 在资本的助推下,整个MCN产业的收入正在越来越向头部靠拢,20%的网络红人拿到了整个产业中80%甚至更多的收入。收入最高的还属带货派,陈佼透露,薇娅、李佳琦这样的“超级头部”收入上亿甚至几亿,短视频头部博主例如“洋葱”旗下的代古拉k、办公室小野,收益可达到两三千万的水平。 从2019年开始,MCN产业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短视频正在与直播结合,短视频负责引流和种草,直播完成销售转化,在陈佼眼中,“这两个是绝配”。未来,他看好短视频与直播结合、具有双核能力的网红,“洋葱”也将着重培养旗下的网红向此方向发展。 除了具备敏感的商业嗅觉,大型MCN机构也有更高位的整体战略布局,例如帮助头部网红进军海外。在YouTube上,粉丝量排名前三的中国KOL分别是“李子柒”、“办公室小野”和“滇西小哥”,他们不但凭借鲜明的IP特色在国外收获了一众粉丝,甚至成为中华文化对外输出的一张新名片。 在内容电商生态渐趋成熟、专业MCN机构逐渐成为商业枢纽之时,短视频博主们除了要有个性化的优质内容,同时寻求强有力的商业伙伴作为背后推手,已经是一个得到验证的有效手段。如果暂时无法找到合适的机构合作,组建团队成立自己的MCN公司也是一条出路。 今年年初,张金条曾经计划开一家MCN公司,在自己的号走红后暂时搁置。李雪琴在2019年成立的北京十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今年在沈阳全资成立了3家传媒公司。李雪琴的一位合作伙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将企业定义为内容型MCN,未来希望把李雪琴打造成为一个IP,输出更多的内容;同时计划签约一些素人,搭建直播带货业务,孵化一些KOL出来,两条业务并行。 陈佼认为,尽管目前东北的短视频博主自成一个圈子,与南方的MCN机构存在一些文化差异,但这并非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未来希望南北的MCN从业者有更多的接触和沟通,共同把蛋糕做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