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生活 >

餐桌上的十大误区,你中了几条?(2)

  另外,很多人为了去除有机磷农药残留,会用碱水浸泡叶菜。研究发现这的确有一定的效果,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15分钟内,否则维生素C会显著丢失。

  误区5

  煎炸后的油反复用

  划重点:煎炸过程中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多环芳烃

  很多人为了节约,不舍得丢弃煎炸过的油,继续拿来炒菜,这十分不可取!

  首先,煎炸这种方式本就不是营养师推荐的,除了会导致油脂摄入过多,在煎炸过程中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对人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作用,其毒性还有长期性和隐匿的特征,普通的接触并不会产生任何反应,但会在体内不断积累,易被人们忽视。苯并[a]芘为常见、且毒性最大的一种多环芳烃。有研究发现,煎炸时油中的苯并[a]芘含量随时间持续上升,24小时后上升幅度加大。特别是重复用油时,油脂中苯并[a]芘含量更高。甚至有研究报道,煎炸45分钟时的多环芳烃含量是未煎炸时新油的31.5倍。因此,要避免油反复使用。

  在煎炸食物过程中如何减少多环芳烃?

  第一,控制温度和时间。煎炸时如果将温度控制在150℃以内,则最多可以连续煎炸4小时;如果温度达到200℃,煎炸时间则缩短至2分钟。

  第二,肉类食物应采用间断煎炸的方法。肉类食物因含有脂肪较多,不适宜连续高温烹炸,当温度超过200℃,多环芳烃含量会急剧增加。

  第三,选择合适的油。因为氧化反应与脂肪中的不饱和键有关,不饱和度越高的脂质在氧化过程中越容易产生多环芳烃,所以煎炸油中的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较好,如椰子油、黄油、棕榈油。

  误区6

  煲汤时间越长越好

  划重点:煲汤1.5-3小时可兼顾营养与口味

  如果用的食材是肉类和鱼类,煲汤时间越长,汤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的确会有所增加。但需注意的是,即使是熬制时间很长的汤中,其蛋白质含量与肉相比微乎其微。举个例子,100克熬了2小时的鲫鱼汤,只有0.74克蛋白质,而100克鲫鱼含有17克蛋白质,两者相差20多倍。

  另外,煲汤时间太长,小分子的风味物质也易逸出丢失,鱼汤容易有鱼腥味,肉也变得过于烂软,口感不佳。

  那煲汤多少时间比较好?大多数研究发现,1.5-3小时较适宜,兼顾营养与口味,用高压烹饪的话可缩短时间。

  误区7

  反复解冻或高温解冻食物

  划重点:反复解冻会使肉类中的细菌反复经过危险温度带,引起变质

  在家用冰箱冷冻过程中,肉类细胞中的水会结成冰晶,破坏肉的细胞结构。一旦反复解冻,就会流失大量水分,严重影响肉的嫩度。随着水分的流失,部分水溶性维生素、蛋白质和一些微量元素也会跟着流失。另外在反复解冻下,还会使肉类中的细菌反复经过危险温度带,大量繁殖,引起变质。

  如果买冷冻肉,最好买一次能吃完的小包装。如果有大块肉冷冻,按每次吃的量切成小份,分别密封包装,再放入冷冻箱。自己分装的肉类最好写上日期,尽快吃完。

  很多人将冻肉放在火炉旁、沸水中解冻,这也是错误的做法!由于肉组织中的水分不能迅速被细胞吸收而流出,就不能恢复其原来的质量。遇高温时,冻肉的表面还会结成硬膜,影响肉类内部温度的扩散,给细菌造成繁殖的机会,导致肉类容易变坏。

  误区8

  不敢用微波炉,怕辐射

  划重点:距微波炉半米,辐射可基本忽略

  微波炉的原理,简单说,就是通过发射高速运动的电磁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完成对食物的加热。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极少量的微波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美国对微波炉“泄露”微波的安全标准要求为在距离微波炉大约5厘米的范围内,每平方厘米的功率不超过5毫瓦。我国的安全标准要求更苛刻,同等条件下仅为1毫瓦。微波会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能量,距离微波炉半米时就可以基本忽略辐射,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肉眼可见光、收音机、电报所用的电波、红外线都属于非电离辐射。微波的频率比电波高,比红外线和可见光低。电波和可见光不会致癌,微波当然也不会致癌。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