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意风区期待与您相知相遇
时间:2021-03-23 08:42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内容提要:历史文化遗存是一座城市中宝贵的社会、人文和经济资源。以顶层设计为抓手,平衡好“传统与现在、保护与发展、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通过创新文化结合形式,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才能让地域特征、民族特色、时代风貌得到更好体现。
历史文化遗存是一座城市中宝贵的社会、人文和经济资源。以顶层设计为抓手,平衡好“传统与现在、保护与发展、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通过创新文化结合形式,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才能让地域特征、民族特色、时代风貌得到更好体现。 以顶层设计为指引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天津,地处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车。扼守北方咽喉的战略位置让这里成为近代中国洋务通商的“兵家必争之地”,也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继承、保护和善用历史留下的吉光片羽成为天津构建城市文化和科学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天津海河以北,有人文荟萃之所,也有风貌建筑名区。北洋新政、人文宗教等中西文化相融合的城市空间形态,为河北区赢得“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的美誉。 河北区存有多处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和革命遗址,中国近代由传统封闭型社会向现代开放型社会转变的发展轨迹和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的设计理念从中得到集中体现。天津意式风情区(前身为意大利在华租界)是一处具有意大利风格的大型建筑群,区内拥有保存完整的百年意式建筑一百余栋,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修缮、保护这些“凝固的历史”,并使其融入现代生活,将泽被后世意义深远。 图片来源: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管理委员会(意风区历史图) 以典型区域为起点 创新文化结合形式 因位当京畿通衢,天津于1860年开埠通商。上吞九水,中连百沽,下达渤海的自然地缘优势催生了经济的繁荣,见证着城市的沧桑巨变,也为海河沿岸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与文化资产。 图片来源: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管理委员会(意租界位置图) 意风区始建于1902年,源于中意签订的《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划定位于海河北部一个弯曲的地方为天津意租界范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副教授郑颖曾这样介绍,“天津曾有九国租界,但是在这些租界中,规划整体感最强、格局最精致的是1902年的天津意大利租界。” 回望清末民初,那里红楼林立,有洋商富贾寓居地,有军阀政客避难所;那里人文荟萃,小楼走出大作家,《雷雨》过后是《日出》;那里新论迭出,梁公思想存天下,饮冰书斋著万言……而今漫步其中,仿佛时光倒流,在古为今用、特色鲜明、文商相宜的城市街区,探访名人故居,解读历史往事,成为河北区的独特风景。 梁启超故居 近代百余位在天津留下影像的名人政要中,梁启超是绕不开的重点人物之一,他曾参与“公车上书”、推动君主立宪、呼吁救亡图存、领导戊戌变法和北京上海强学会……其天津故居位于河北区民族路44-46号。“饮冰室”系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专为其设计,造型别致典雅,鲜明的表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花园府邸的特色。这里是梁启超完成后期著作的主要居所,也是他与蔡锷将军共商讨袁护国运动的策源地。 百余年岁月价值沉淀,带来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于是有了恢复和振兴历史文化街区的思考,有了探索老城新貌和兼容欧风汉韵的改变。带着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谦卑之心,2002年,以“统一规划、修旧如故”为原则,天津市委市政府启动对意风区的保护性开发,并于2009年正式运营。 天津意风区 一时间,意风区成了河北区地标建筑的新宠儿,其改造成果带动了全区乃至整个天津的旅游经济。2014年,河北区民族路(博爱道-进步道)实现断交,形成“两横一纵”的步行街布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宋轶倪妮同款天鹅颈直角肩 打工人也能冲
- 下一篇:汉服热潮不断升温 产业潜力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