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妈妈”李焕英到“姐姐”安然 你被哪些角色圈粉过?(2)
时间:2021-04-05 20:52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爆款《隐秘的角落》不光是在国内赢得高口碑,也得到了众多海外网友的追捧,有法国网友将之形容为“每一集都像电影”。该剧被日本引进后,观众评论说,“每个镜头,每一段配乐,都能感受到精致和用心”。 事实上,中国电视剧走出去已不是新鲜事儿,而中国文化产品要真正有效打入世界市场,未来还需要路径上的进一步打通和剧集内容本身的“圈粉能力”。 哪吒之“燃”与“流浪”之“酷” 2019年,随着魔童哪吒在电影院喊出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此间观众猛然认识到,似乎已经很久不曾为完全属于自己的动画形象打动,而与自己同根同源的形象一旦出现,却又具有如此的共情之力。《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人们对于高品质新国漫的期待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29岁程雨帆的印象里,“除了古早的那些上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神作,后来的作品有点儿乏善可陈,直到2015年,《大圣归来》让人眼前一亮,看了那部我觉得可以继续期待一下大银幕的国漫了,等到2019确实有点久,但是‘哪吒’这个形象确实够‘燃’。” 刚刚上高中的尚煦是科幻迷,《流浪地球》让他感受到中国人在地球之外的“酷”,“电影上映时跟爸爸去看,后来我还在家里看了两遍。”而上一部让他看了三遍以上的电影是《星际穿越》。 “燃”与“酷”,无疑都是中国电影由内到外的进步。 对于哪吒的“燃”,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尹鸿指出,其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现代化的方式让传统精华与当代人的生活产生联系。 对于《流浪地球》的“酷”,除了源自刘慈欣的好故事,尹鸿认为还在于其制作水准。他指出,该片的工业制作标准,包括影片节奏的处理,已经跟好莱坞大型科幻电影非常接近。 没有海外大片的电影院与国产片之“撑” 作为战争片影迷,45岁的赵封坦言,自己心里封神的作品是《拯救大兵瑞恩》和《敦克尔克》,“但是国产战争片《八佰》真的让我觉得惊艳。可能它没那么完美,但讲的是我们从前的故事,不管是镜头语言还是对战争的思考描摹,都让我觉得震撼,这种感觉跟完全站在外面看别人的故事是不一样的,内心的亲近感吧,当你感觉到它的出色和真诚,产生的共情是不一样的。” “说实话,放在一年前,我还很难想象几乎没有海外片的电影院,”作为一个“海外大片”影迷,赵封在疫情后被《八佰》震撼了,“于是我后面又看了《金刚川》,还有春节档的几部电影。” 自2020年起,受疫情影响,包括好莱坞大片在内的大多数海外影片缺席内地院线,国产影片成为支撑起内地票房的绝对主力。 据此前发布的《2020中国电影年度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国产电影市场份额超过80%,成为近10年来国产影片达到的最高份额。 2021年,在春节档的助力下,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在2月达到122.6亿元,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单月票房新纪录,刷新全球单一市场单月票房纪录。 可以说,国产片凭借“李焕英”“秦风”“八百壮士”等等鲜活形象,在疫情打击之下最终撑起了大银幕。 优秀的影视作品永远在记录当下,而本土经典有个与生俱来的特质,那就是无论有意或无意,它终将对我们身边那些不知不觉终溜走的生活、情感有所记录。国产影视“新势力”让这种光影记录更为鲜活丰富,“李焕英”之后我们遇到了“姐姐”安然,而“安然”之后的“谁谁”或者也已经在等待与人们相遇的路上。 【编辑:朱延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