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斌:减少杂念 尽量纯粹
时间:2021-04-08 09:47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自导自演的第二部电影《第十一回》正在热映 尽管《第十一回》是陈建斌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但却辨识度很高,在艺术上很“较真”,不走寻常路的陈建斌,用戏剧、黑色幽默来解读生活,使得电影的空间变得辽阔,但又浓缩了生活的五味杂陈。 电影《第十一回》于4月2日上映,鲜明的实验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戏剧演员出身的陈建斌笑称自己只是“业余导演”,敬畏“导筒”,但他又追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希望观众能够与他一起来远观“生活这出戏”,甚至能够会心一笑。电影《第十一回》是按照章回体的叙事形式展开的,表面上看只有十回,然而生活还在继续,离开影院后,观众会发现自己的“第十一回”刚刚拉开帷幕。 讲故事可以有无数条路 最终考验导演的文化审美 电影《第十一回》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寻求真相还自己清白的故事:30年前一桩杀人案被市话剧团改编成舞台剧,马福礼(陈建斌饰)作为案件当事人,旧事重提让他的生活再起波澜。马福礼决定找回真相,阻止话剧社排演。在一次次与话剧社的“纠缠斗争”中,历史真相浮出水面…… 陈建斌介绍说执导《第十一回》是机缘巧合,最初是朋友把剧本给他邀他主演,“我很喜欢这里面的元素,有一种剧场和生活的关系。因为我在中戏呆了十二年,上本科、研究生、留校,毕业以后又搞了很长时间话剧,所以,对舞台剧、对剧场有我自己的一个情结,一直以来都想去寻找一个合适的故事。” 陈建斌接受了邀约,没想到朋友后来受伤拍不了了,“就把这个剧本给我,说你拿去做吧。”于是,陈建斌找来饶晓志当监制,加上编剧雷志龙,三个人一起从2018年春节开始做剧本,“大概五六月时做出了第一稿,正好这个时候碰到了周迅,周迅看了剧本很喜欢决定加盟。根据周迅的档期,电影定的是2018 年8月开拍,在这个过程中,又陆陆续续找到了其他演员。” 追溯整部影片的筹备和拍摄过程,陈建斌坦承最困难的部分还是剧本:“一个故事你可以有无数条路、无数种方法把它讲出来,你选择哪条路哪种方法特别重要,它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导演的审美,就是导演是怎么看待这个电影,怎么看待这个表达,怎么看待艺术,怎么看待这个观影关系。我觉得从根儿上来说,这些都取决于导演自己的文化修养,取决于他自己的审美高度,所以,这是拍电影最困难的一部分。” 做剧本的“三人小组”后来被扩大为“五人小组”,除了陈建斌、饶晓志和雷志龙外,又增加了影片另一位监制薛斌和文学策划韩洁。这个“五人小组”一直跟着剧组直到杀青。陈建斌说:“五个人一直在剧组,我白天拍完戏后,晚上回去都要开个会,对还没有拍的那些内容提出新的想法,看能不能有更好的表现形式和更好的处理方法。所以,开拍后的头一个半月,我都是在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虽然创作的氛围是轻松的,但是,我心里的压力并没有因此就减轻。” 具体到如何有“更好的表现形式和更好的处理方法”,陈建斌介绍说剧本从第一稿到最终拍摄版本,总共修改了十几稿,“其实第一稿剧本出来时,故事脉络是非常清晰的,但是我们总希望有更好的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比如说这句话应该怎么说?多一个字还是少一个字好?应该怎么把这句话说得更有意思更有趣?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这个上头推敲、拿捏、磨练、磨合,付出了很大精力。” 陈建斌坦承,创作过程中他一直焦虑,“我觉得所有导演都是这样,焦虑来自于我们能够想象的东西,和我们能够做到的程度,有些时候是两回事,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让我觉得特别焦虑。虽然我带着五个人的文学小组,但是,归根结底是我来决定,所以最后考验的是我。有时候我觉得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不管你觉得自己读过多少书,看过多少电影,但是,到跟前你还是会想‘如果我再聪明一点多好啊!’可惜没有那个时候了,你必须现在马上就得做决定。” 《第十一回》做了很多新的尝试,最终呈现将引发关于“艺术与现实、理性与感性、真实与虚假”的深层思考,展现陈建斌对戏剧艺术的见解。凭借这部电影,陈建斌在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获得了最佳编剧奖。 用章回体讲“民间故事” 陈建斌最初给影片取名为《如是我闻》,“并不是说我想拍一个跟佛教有关系的电影,我觉得这个故事像民间文学,像故事会,就是那种我听说的事儿,我觉得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总结得特别有美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陈小纭:和祖儿姐姐矛盾早解开
- 下一篇:庞麦郎经纪人:公开他的病情是在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