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家的诱惑》到《顶楼》,狗血的尽头是“上头”?(3)
时间:2021-06-17 15:33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在对亲缘关系的执着之外,韩剧的主题始终与时俱进。单纯的儿女情长除了更换人物设定、增加恋爱角色,已难拍出新意,家庭伦理、婆媳矛盾到了《回家的诱惑》,也几乎到达顶峰,于是更多韩剧选择在时代背景方面大作功夫,企图在故事主线中投射现实、反映当下。 《顶楼》便是这种努力下的产物。 《顶楼》的故事发生在一座名为“赫拉宫殿”的顶级高层公寓。这座公寓的住户采用内部推荐制,只有“韩国上流社会前1%的人”才有资格入住。楼层越高,房价越贵,也就代表着住户的身份愈加高贵,这栋公寓的开发商、投资人朱丹泰和妻子沈秀莲便住在第100层的顶楼。赫拉宫殿之外的人梦想着住进赫拉宫殿,赫拉宫殿内的人则梦想着住进顶楼。阶层差异在故事背景中便一目了然。 而由贫富差距带来的一系列韩国社会问题都成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利器。作为主线,主角之间最初的矛盾由中考升学黑幕引发,仅有的升学名额被有钱有势的家庭预定,而几个主要家庭的财富积累依靠的是官商勾结获取城市开发信息,从而进行房地产投资;作为副线,身为“孤儿”的沈秀莲之女闵雪娥在孤儿院中被国会议员高价卖到国外由富裕家庭收养,捐献骨髓之后又被迅速弃养遣送回国,而另一位律师出身的配角则通过买票成为国会议员,一边进行房地产投资、一边通过“绝食”抗议房价过高……每一个细节展开,都能再拍一部《熔炉》或《寄生虫》,却一股脑儿塞进了《顶楼》这部“狗血巨制”。 而在这样的故事设定之中,“仇富”与“嫌贫”成了不同角色发展的最大心理推动力。《顶楼1》的开头有这样两个细节:闵雪娥第一次到赫拉宫殿做家教时,穿了一件绣有昆虫的毛衣,“顶楼公主”、朱丹泰的亲生女儿对她翻了个白眼,褪下自己的外套,露出一件同样款式、细节却略有不同的毛衣,大肆嘲笑闵雪娥的装腔作势、“无法认清自己的身份”,原来这款毛衣是高奢品牌的限量款,整个韩国只有4件,而闵雪娥身上的,显然是盗版;还是闵雪娥,进门做家教时把鞋脱在了门口,略有洁癖的朱丹泰回家后看见这双满是破洞、颜色发黄的运动鞋,翕了翕鼻子,对保姆发出怒吼,随后拿出一根拨火钳夹住这双鞋,企图立马扔进垃圾桶,不等闵雪娥匆忙离开,他就命令保姆将闵雪娥坐卧之处以及卫生间进行全面消杀,不能留下一个死角。 狗血吗?狗血。真实吗?真实。 据悉,在《顶楼》播出两集之后,韩国负责影视剧监管的放送通信委员会就收到了上百封投诉意见,有家长认为这部剧涉及校园暴力的部分太过夸张、血腥,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青瓦台甚至出现了“停播《顶楼》”的请愿。之后剧组从第四集开始,将原本的“15+适合观看”调整为“19+适合观看”,才平息了风波。但这样仍然无法阻止《顶楼》的收视率节节攀升。第一季播出至半,在韩国国内的收视率已达22.1%。 不少韩国观众正是在这部剧中看到了现实困境的投射,才一边痛骂“狗血”一边真情实感地追下去。公众号“孟大明白”曾在2019年韩国女星崔雪莉自杀之后,写过一篇题为《韩国有毒的不止娱乐圈》的文章,统计了韩国15年来公开报道中自杀的明星,并指出,韩国普通民众自杀率是经合组织国家中的第一、全球第三;根据当年7 月的统计数据,韩国15-29岁年轻人的失业率达9.8%,如果零工不算正式工作,失业率则是23.8%;阶层固化更是到了铁板一块的地步,“普通年轻人要想摆脱穷苦只有一条路——考进首尔(Souel)大学、高丽(Korea)大学、延世(Yonsei)大学其中一所,拿到进入政商界的门票。三所大学的首字母组合起来就是SKY,韩国人梦想中的天空之城,进去了当议员、高管,进不去当打工仔。”这正是2018年与《顶楼》题材相似的韩剧《天空之城》引发强烈共鸣的原因。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一项研究显示:一个人的自我感觉越糟糕,越容易靠看电视剧打发时间,试图消化负面情绪。而在1996年,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就依据经济学中的“二八现象”提出了“奶嘴乐”理论。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将不用、也无法积极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将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之一——这正是韩国社会的现状——而为了避免大多数的底层人民与少数既得益者之间的冲突,方法之一便是制造无处不在的安慰与娱乐,好找到逃避现实生活、发泄不满情绪的出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