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变时尚,蓝印花“土布”在抖音直播间被“秒光”(2)
时间:2021-06-17 15: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1996年,研究所被一家鞋帽厂兼并,他从事了10年的蓝印花布研究设计岗位将不复存在,整个南通可能也就剩下二三十位师傅。36岁的吴元新第三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跟着鞋帽厂转行,意味着稳定的“铁饭碗”。但是36年前在吴元新心中播下的蓝印花布“种子”,已经慢慢长成了一棵大树。反复思量之下,他终究无法放下蓝印花布,选择了最为艰难的一条路:带着蓝印花布“下海”。 当年,他的藏品曾被客商借去上海进行展览。受此启发,吴元新耗尽几乎全部家产,在南通一家公园内租下三间房子,办起了自己的“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 白天,他在馆里接待参观游客;晚上,就设计纹样和产品,或者兼职为广告公司干活。每到周末,吴元新就把蓝印花布产品送到上海去交易。为了省钱,他坐晚上出发的轮船,第二天白天到上海,交易完当天就返回。 如此三年,艺术馆终于实现收支平衡,能够“活下去”了。2002年,南通市政府投资在新址上扩建了“蓝印花布博物馆”。2006年,吴元新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活着”的蓝印花布 吴元新深知,艺术馆也好、博物馆也好,“从娘胎里就是要创新的”,只有做出现代人能够接受的新产品,才有存活的可能。 吴元新将其称之为“活态传承”:只有确确实实被老百姓所使用、在市场中经受住验证,而不是放在博物馆里只供人参观的,才是真正的传承。 他的女儿吴灵姝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在北京上大学时,吴灵姝对回家传承蓝印花布没有一点兴趣,只想留在北京工作。小时候,家里堆满了父亲收集来的蓝印花布,忙的时候甚至顾不上她吃饭。吴灵姝委屈地问:“到底我是你女儿,还是蓝印花布是你女儿?” 临近女儿毕业,吴元新带女儿走访曾给他莫大支持的作家、艺术家朋友,“出动”冯骥才、韩美林等大师帮他做“说客”。在张仃家中,吴灵姝见到大师日常起居都穿着蓝印花布衣物,忽然觉着有种特别的神采。她同意回来试试。 刻板、刮浆、染色……吴元新坚持着传统手工工艺,为每块蓝印花布赋予独特的“灵魂”。他把传统形容成放风筝的“线”,女儿用专业思路和年轻人的眼光设计出来的纹样和产品,就是在天上灵动的风筝,把蓝印花布带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去年,女儿带着自家一套三件产品在抖音参加了一场直播。吴元新本以为能卖出个十几二十套就不错了,没想到上架的200套直接秒光,后面再加的300套也全部售罄。一场直播下来,销售量差不多达到全年线下销售的两成。 后来,他与学生林栖创立的服装品牌“生活在左”合作,开发蓝印花布服饰,在抖音上同样销量可观。数据显示,仅半年时间,通过抖音短视频和直播,服装品牌“生活在左”(抖音号@生活在左)与吴元新合作的2款蓝印花服饰,成交额突破200万元。 吴元新表示,林栖对传统蓝印花布在制作上做了创新,让蓝印花被更多年轻人了解。自己与林栖合作将蓝印花布的工艺运用到服饰设计上,合作推出的蓝印花布系列服饰,已经走上了国际舞台。 吴元新恍然大悟,原来年轻人玩的东西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他也开始琢磨着在抖音上做一做传播和电商,让博物馆里的展品跟更多人见面。94岁还在纺纱的母亲、牙牙学语时就会说“蓝印花布”的外孙女,在吴元新的抖音短视频里都是蓝印花布的活名片。 吴元新一直记得一个故事:在启东,有次他正好碰见一位老奶奶在晾晒蓝印花布,有小时候穿的布袄,也有出嫁时的被面枕套。枕套本来有一对,分别是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梅兰竹菊的纹样象征着四季幸福。枕套中的一只已经在老伴去世时被“带走”了,剩下那只也要在老奶奶去世时“带走”。吴元新登门拜访八九次,请老奶奶的子孙后辈多次做工作。他对老奶奶说:“如果你把它们‘带走’了,你的故事只有一个人知道,但如果留在我的博物馆里,你的故事就会有更多人知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