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生活 > 娱乐 >

《1921》:今天我们如何做青年?

  《1921》:今天我们如何做青年

  ■ 从历史细节见百年党史

  在物质丰富、生活安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谨记前辈遗志,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勿忘青春的底色是奋斗。

  电影《1921》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之作,这几天,《1921》的点映活动让不少观众一睹为快,电影也获得诸多好评。《1921》讲述的是,在国际国内局势紧张的1921年,一群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爱国青年排除万难,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改写了中国历史与人民命运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13人参加,其中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最大的是45岁的何叔衡。这群代表相当于今天的80后、90后、00后。但100年前,正是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成就了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1921》并没有“神化”这群革命者,恰恰相反,它着力凸显与刻画的是这群年轻人“平凡”的一面。伟人也是凡人。但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作出了不平凡的选择。

  100年前的中国,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100年后,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电影里的1921年,李达看见了对面窗台的小女孩;2021年,在一大会址门口也有这样一个小女孩。这既是精神的传承,也是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

  《1921》让观众跟随着那群年轻人一起回望建党的初心,也启迪年轻观众思考:100年前,那群年轻人是这样做青年,今日的我们又该如何做青年?

  严格来说,“年轻人”与“青年”并不等同。年轻人只是一个年龄划分,但青年除了年龄划分外,它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内涵。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也时常出现“青年”“少年”,但指的不是特定年龄层的人群,也没有其他寓意。直到晚清民初,国破家亡、救亡图存成为首要任务的时代背景下,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发现”青年。

  “五四”运动让青年阶层登上历史舞台,青年们以他们的朝气、勇气、锐气和志气向时人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很显然,青年可不仅仅是一个年龄的概念,青年也是新文化、新思想的主体和主力军,承担着进步和复兴的使命。

  在生活安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谨记前辈遗志,勿忘青春的底色是奋斗。青年应该主动汇入时代潮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青年们要踩着时代的鼓点,既“与时偕行”,又只争朝夕;既看到光明前景,又看到道路坎坷;既怀抱美好期待,又不畏百转千回。

  《1921》中,100年前的那群年轻人就是这样做青年的。今天和以后,我们也别忘了要这样做青年。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