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者》:凸显信仰的崇高与悲壮(2)
时间:2021-07-02 06:43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其次,人物关系的矛盾也是重要的戏剧冲突点。比如主角林楠笙,当初被复兴社特务处上海区站长陈默群带到上海成为一名特工,两人亦师亦友,林楠笙还是陈默群重点培养对象,但是随着剧情发展,两人却因为信仰不同而决裂。林楠笙本对女主角朱怡贞有好感,但是朱怡贞却是信仰共产主义的进步学生,林楠笙受陈默群之命故意接近她并出卖她,成为全剧另一大主要矛盾冲突点,两人的恩怨情仇持续到剧集结尾。而剧中还表现了国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再到对抗的过程——抗战时期,面对日本派到中国偷绘海岸线的特务,国共双方暂停对抗,上海站策划了铲除日本特务的交通事故。在刺杀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日本陆军少将上村净时,林楠笙和朱怡贞首度联手。而上海站内部也因为一直抓不到潜伏的邮差内斗激烈。这种多线索多派系的叙事方式,让每个人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每个人的理想信仰都在不停地转变,拍出了谍战剧应有的悬念感和命运的无常感。 打破窠臼,塑造富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电视剧说到底是写人的艺术,谍战剧的灵魂就在于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角色,比如《潜伏》中的余则成、《风筝》中的郑耀先、《黎明之前》里的刘新杰。相比于其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谍战剧的优势是在人物塑造上能够更加灵活,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与塑造空间。《叛逆者》中的人物塑造,不仅正面角色写出了新意,就连反派角色也让人印象深刻,还因此屡屡上了热搜,可见其在人物塑造上的别具匠心。 除了上述的林楠笙、顾慎言,剧中还有个人物值得好好分析——舞场交际花蓝心洁,这是谍战剧人物画廊中一个全新的平民形象。她本是动荡时代中精于算计、力求自保的小人物,最开始是为了金钱参与林楠笙的行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她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抗战中她嫁给了军人,后来丈夫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她成为烈士遗孀。在陪都重庆重新遇到林楠笙时,恰逢两人在大街上遭遇日军空袭,被迫躲进防空洞。作品以写实主义手法表现出当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惨状,她的独子在大街上被军队乱枪打死,她身上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爱国热情被点燃,也为她在剧集结尾能扛着狙击枪、在楼顶执行林楠笙委托的任务埋下伏笔。当她完成任务后不幸被特务发现,虽然非常害怕,仍毅然拉响手雷自我牺牲,这是谍战剧中少见的巾帼英雄形象。作品首次呈现了一个普通女性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颠沛流离的人生,让谍战剧有了家庭生活的烟火气;在时代和命运的残酷事实里,让作品有了历史的厚度和批判的力度。蓝心洁这个人物,必将在谍战剧人物形象谱系中留下绚丽的一笔。 作品中的反派人物塑造也别树一帜,让人印象深刻。他们不再是传统谍战剧中老谋深算的“老狐狸”,也不是一直被耍的“笨熊”,而是更加年轻化、伪装化、复杂化,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比如“拽王”陈默群的出场,无论是言行、衣着都非常时尚、精干,他还一手发掘包装了林楠笙,观众在开始时并不会对他有什么特别的坏印象,但是随着故事的推进,逐渐显露出他的冷血、多疑、残暴。比如他第一次带林楠笙观看审讯拷打一个少年革命者的那种凶残,比如他像狐狸一样突然出现在邮差顾慎言家中的阴冷,他还在我党安插一个特工孟安南,最后几乎给整个上海地下党组织带来灭顶之灾,可见其人之狠毒。另一个重要反派王世安的塑造也入木三分。他出场时,是以一个受气包副站长的形象出现,观众看到的只是他身上的功利、虚荣,但是在后续的剧情中,他贪婪、残忍、虚伪的性格全部暴露,为了站长的位置,不惜出卖上级陈默群,最后甚至亲手开枪击毙了陈默群。在结尾,他提前运往台湾的财产,连十辆卡车都装不下……这两个人物的塑造突破了原有的国民党特务形象,做到了出新出彩。 总体上来看,《叛逆者》是近期谍战电视剧中制作比较扎实的一部,尤其是主要人物的塑造比较出彩,戏剧张力十足,让人有追剧动力。但也有不足之处——始终让人感觉缺了口气。主要是因为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逻辑方面的问题,比如陈默群安排林楠笙接近朱怡贞就不太合理,因为很容易被识破;第二是剧作上有些头重脚轻,结尾太仓促,有些细节没有交代清楚;第三是女主角塑造得不太成功,人物扁平,缺少起伏。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是当下谍战剧的通病,如能在戏剧上再严谨、紧凑些,呈现效果或将更加真实、精彩。 【编辑:陈海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