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修复师:“修复过程,就是和千年前祖先的一场对话”(2)
时间:2019-02-26 15: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蔡远富的考古工地位于汉武帝的茂陵附近,第一次发掘的是一位汉代杨姓公主的墓地。白天在荒无人烟的考古工地上和师父面朝黄土背朝天,晚上蔡远富就在库房角落的一张木床上休息。库房里除了工具,全是考古工地上发掘出来的公主王子的陪葬品。“晚上一个人,看着窗外灯影摇晃,那时候又没有什么通讯工具,心里害怕,只有被子闷着头就睡,期待天明。” 1987年,蔡远富开始接触修陶,后来辗转成都博物馆羊子山汉墓、铜梁博物馆,直到1999年来到主城区三峡博物馆,期间蔡远富参与了不少三峡库区的考古发掘。比如丰都的玉溪遗址和玉溪坪遗址、秦家院子遗址。 当时的三峡考古工地上,蔡远富是第一位女性考古工作人员。风餐露宿,烂泥堆里寻“宝”,她和男人一样干得不亦乐乎。 修复师的灵感 蔡远富“专职”修陶始于1999年。蔡远富说,陶器埋藏在地下上千年,出土后的陶器几乎都是泥浆夹杂的碎片,只是碎的程度大小。所以修陶的第一步就是“洗”陶,即清理这些陶器残片上的泥土和杂质,以便于运输、修复和研究。 看着自己修复的陶器,蔡远富很知足。采访蔡远富的时候,她正被派往合川一个商周时期的遗址工作,任务就是“洗”陶。“洗”陶的方式很多,比如水洗,用薄刀片和竹签子轻轻刮。由于早期的陶器火候不够,加上老百姓使用的陶器都比较普通,如果“洗”陶没有经验,很多陶片一“洗”就成了一汤泥水。 所以,根据陶片出土的地点和材质等,再确定用什么方式“洗”陶,而且“洗”陶过程中的力度、手法也是一个技巧活。 “洗”陶的好坏,直接影响修陶人对陶器的修复。蔡远富说,古墓葬里的陶器修复还比较好处理,因为古墓葬的范围比较小,碎陶片都是一堆一堆的,如果在一个较大空间出土的陶片,这些陶片就会散得比较开,而且容易和其他器物的陶片混合。 对于修复过的陶器数量,蔡远富早已记不得了。她说,在丰都高家镇出土的陶器她就修复了近千件。 因为见得太多,她还练就了一个“本事”,从地里出土的碎陶片,大部分她看一眼就大致知道这个陶器的器型。她说,从陶片的花纹、沿口、厚薄,还有陶片上的色差都可以获取信息。 蔡远富的办公桌上有上百件她收集的陶纹图饰,是她这些年修复过的不同陶器上拓下来的。蔡远富说,小型普通的陶罐她一天能修复几个,复杂大型的陶器就没有定数,所以,修复桌上,经常摆了四五个陶器的残片同时进行修复。 “这个卡壳了,我就换一个思维,去修复另外一个。”蔡远富说,就像做数学题一样,遇到难题先跳过,然后从解决其他问题过程中可能找到灵感。 残缺是种美 修陶器就是要细心和耐得住性子。 蔡远富说,像搭积木一样,首先大脑里要建构一下形状,然后找到陶器的沿口或底部开始修复,陶片的花纹、颜色、厚薄、弧度都是修复师需要解码的信息。 比如忠县坪山遗址出土的汉代陶瓮棺,仅瓮就有1米高,最大直径也有1米,200多块大小不一的陶片如何拼成一组陶瓮棺?蔡远富说,她首先修复的是瓮,先把器物口沿、腹部、底部的陶片归类,根据陶片的弧度和形状等特征拼接。 “这种器型比较大,修复的时候要用沙包固定好已经修复好的部分,然后拼接,断断续续修复了10来天。”蔡远富说,修复完瓮后,才知道瓮和盆是一套,是汉代人的一种丧葬方式。 这是修陶的一种获得感。 对于那些已经缺失的陶片,还需用硬度较高、质地细腻的专用石膏进行修补,恢复器型完整。所以并不像记者想象的文物商品市场一样,修复室里的很多陶器其实“卖相”并不好——坑坑洼洼,很多地方一看就是其他材料修补的痕迹。 蔡远富说,考古修复和馆藏修复、市场修复有区别,修复的痕迹就是体现修复的真实性,残缺就是残缺,有参照的物件,残缺部分一般用石膏修复,这便于科研人员去解码古人的生活。 “就像断了胳膊的维纳斯,我们不能真实地还原它,但是不能去歪曲它。”蔡远富说,修复文物是和祖先的一场对话,让后人真实去解码祖先的生活。 蔡远富栽了花草,给充满历史感的工作室带来勃勃生机(责编:秦洁、张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