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北川妈妈10年30条横幅写给天堂的儿子:妈妈好想你(2)

每个走到这里的遗址讲解员都会给访客们说起横幅的故事,最新的一条横幅覆盖在旧的横幅上,贺川的照片是彩色打印的,横幅的最后是成兴凤的手机号码。“这十年,她没有换过手机号。”景科凤告诉记者,讲解员们曾打过她的手机,“贺川的妈妈说,她永远不会换号,怕哪一天儿子回来联系不上她。”

当年的第一条横幅是2008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十三)挂上去的,那天是贺川的17岁生日。横幅就挂在废弃的塔吊上,以后每年都挂在同一个地方。远远看去,就像在旗杆和篮球架之间搭了一座桥,成兴凤相信儿子能通过这座桥收到她的话。

第一次挂横幅时,成兴凤担心横幅被清理,专门和工作人员互相留了电话。没过多久,她接到工作人员来电,说横幅不见了。“儿子说不定还没收到呢!”成兴凤为这件事跑了好几天,终于找回了横幅,不想刚挂回去又被人取走了,于是她又找了回来再挂回去,从此横幅再也没被人取走过。地震遗址的工作人员也因此记住了成兴凤,这些横幅也成为了他们必然会向访客讲述的故事。

只是这两年,在讲到横幅的故事时,讲解员们会透露一些成兴凤的近况:“听说创业了,生活也好了很多,我们也为她高兴。”

十年生活不易

“一家人还要好好过”

成兴凤最近一次创业,是北川安昌镇的一间膏药铺。膏药铺理疗室里有三张小床,她给顾客贴膏药,做理疗。有顾客上门,她问清情况后,就让顾客躺到床上,熟练地按摩、上药。生意好的时候,还有点忙不过来。

2008年7月,成兴凤找人把儿子初三的照片和全家的合照PS在了一起,组成了一张全家福的大头照。说起这十年的一家人经历,成兴凤还是会从儿子说起。

地震后,成兴凤和丈夫一起到了北京,“也算是去完成儿子的心愿”。她说,贺川的学习成绩好,很有志向,曾说过要到北京上大学,加上丈夫的弟弟就在北京,于是他们就决定投奔过去。两人在北京盘下了一间约10平方米、四张小桌的餐馆,起名“北川成凤饭店”。“一是因为来自北川,二是因为儿子叫贺川。”成兴凤说。

让夫妻俩没想到的是,这家小店当时还引发了一场网络风波,有网友质疑他们冒充灾民。虽然后来有很多网友站出来力挺,但几经周折,夫妻俩还是决定离开北京,回到绵阳继续开饭店,名字还叫“北川成凤饭店”。2011年,夫妻俩用攒下的钱在绵阳市安州区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新房。后来,成兴凤又到建筑工地打工,干力气活。直到2015年,成兴凤在网上发现了这个膏药理疗的创业项目,经过考察、培训,才在2016年国庆节开了这间膏药铺。

去年8月,成兴凤一家买了一辆新车,办好上路花了12万多元。开了店,有了房子,有了车,女儿也长大了,成兴凤说:“这十年很辛苦,一家人还要好好过。”

“侧记

十年思念未减

她努力守护着家庭

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后的第十个年头,成兴凤说,到5月12日那天,她还会去给儿子挂横幅,会一直挂到她自己离世那天。

成兴凤的小女儿已经21岁了,是北川当地艺术团的一名舞蹈演员。对于小女儿,成兴凤总会表现出很强的保护意识。此前,小女儿在乐山一家艺术团上班,经常有出国演出的机会,一次乘机时遭遇了剧烈气流颠簸,吓得不行。成兴凤知道后,执意要女儿回到家乡上班。

去年8月买车后,成兴凤一家人便每天早晚一起开车出门、回家。早上7点半起床,女儿开车,一家人从安州城区的家中出发,先直接开到安昌镇的小店,成兴凤夫妻下车开店,女儿再开车返回约6公里,到新县城的艺术团上班。

5月6日采访结束时,因为艺术团当晚有演出,女儿迟迟没有开车来店里接成兴凤夫妻回家。当记者提出开车先送他们回家时,成兴凤婉言谢绝了:“我们还是等到她一起,还是一家人在一起踏实噢。”随后,她目光看向了丈夫贺德志,“他正在学车呢,马上要考科三了,等他拿到本本了,走哪都方便噢。”

十年过去了,成兴凤对儿子的思念丝毫没有减轻,她和丈夫努力打理着生意、守护着家庭,因为“一家人还要好好过”。

北川妈妈10年30条横幅写给天堂的儿子:妈妈好想你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