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点/我看高考作文题:心怀善念的评价一定会收到善果(2)
时间:2019-03-05 15:11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课《称赞》为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头,这里的小刺猬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语言艺术,赞美和鼓励了原本有些灰心丧气的小獾,使小獾最终做出了令小獾满意的小板凳。这里的小刺猬变身成了天使,来到正要泄气的小獾身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美而又温馨的画面。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27课《掌声》让我们领悟到虽然孩子们也许会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一群“小恶魔”,哈哈因为他们会看出别人的缺点而毫无顾忌地说出来(童言无忌),但这篇课文里的那些范小君的同学们却没有因天性而损害一位同龄人的脆弱的内心。范小君的残疾一定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她一再掩饰,但毕竟是显而易见的腿脚残疾,我想她的同学们是见过且知道事实的,但是没有人嘲笑她,也没有人嫌弃她,而是当她被不明就里的新老师叫上讲台讲故事时,报以热烈而又持久的掌声。这掌声就是最好的评价,也是最好的赞美,更是拉进人与人之间隔膜的一个有力武器。我想当你真诚地为对方点赞时,你也一定能够收获快乐,因为那些在场的正在鼓掌的孩子们的心里和脸上一定洋溢着热切的笑容!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课《特别的作业》里那个调皮大王——马克,还记得他的“英雄事迹”吗?呵呵,对就是他将班长小莉的辫子系在椅子背上,害得小莉不仅拖翻了椅子、撞到了桌子、滑了一跤,还害得刚进教室的老师也踩了两脚水。当气愤的老师让全班人写马克的缺点时,班长小莉却意外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马克同学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很生气。但是他也有许多优点。他爱劳动,干活不怕苦不怕脏;他体育好,在校运动会上,百米赛跑荣获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他助人为乐,经常帮助女同学,有一次我做手工不会钉钉子,他就主动帮我做,结果不小心把手指敲肿了,可他一声也不叫疼,还安慰我说‘没事’……“大家被小莉的朗读惊呆了,作为读者的我们也被小莉的话弄蒙了。难道这不是个向调皮大王讨要公道的好时机吗?小莉怎么这么糊涂呢?为什么不把马克的老底揭个底朝天呢?但善良又宽容的小莉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去做,而是宽容大度地原谅了马克,还找到了许多别人不曾注意的马克的优点。如此的善待让马克放声大哭,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也许比批评和责骂更有作用的是赞美,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当下的时代,快餐文化和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忘记放慢脚步来体验生活,那么我想我们不如像小莉那样,诚意地赞美也许不仅能化干戈为玉帛,还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友情更加深厚呢!课文里的马克如果真实存在,我想无论过去多少年,他一定会记得小莉对他的称赞,也一定会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呵呵,打趣而已,文本里的马克还是个孩子,谈不到”重新做人“啦)! 说到这里,牛老师要打住前面的论述。想问问大家是不是对于别人的生活,我们可以不用评价的方式对待呢?如果你在乎对方,而对方也跟你有一定的默契,那么即使不评价、不点赞,是不是不代表我不关注你,不为你的高兴而高兴呢?在朋友圈里的也许有家人,有同学和同事,有为了办事而结识的一面之交……不管类型是什么,我想当你信任对方,宽容对方,甚至仅仅只是做他的一个听众,那么不做评价而只是关注也不失为是一种好的方式哦!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4课《宽容》,”我“虽然多次被新手护士扎疼了手臂,但本着对那原本就已经紧张不安的小护士的宽容之心,”我“制止了妻子对她的责骂,反而对于她的屡次失败采取了宽容和指导的态度,最终一针见血的时刻绷紧的神经都得到了释放,我想这也是一种评价。如果文中的”我“也跟他的妻子一样对无心犯错的小护士恶语相加,那么换来的就不会是结局的皆大欢喜了,也许会剑拔弩张甚至是医患纠纷了(这是牛老师的主观臆断呵呵)!相信大家感受到了这种善意的评价所带来的正能量了吧!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8课《唯一的听众》,对于”我“的拉琴效果用”折磨“二字形容的父亲和妹妹肯定想不到即使是站在”我”身旁一言不发,也能够有神奇的力量——我拉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而这都源自于一位“耳聋”老人的诚意倾听,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导致这个奇迹出现的就是无声的陪伴和倾听,还有发自内心的赞美——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这不就是诚意赞美带来的善果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