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新征程:古诗文背诵增加 校外培训联合治理(2)
时间:2019-03-06 08: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2018年2月,教育部发出公告,对规范竞赛管理提出了“明确管理权限、重新登记核准、严格组织实施、强化日常监管、约束结果使用、推动社会共治”等举措,查处了一些违规举办的竞赛活动。 9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继续强调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全国性竞赛活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指出,竞赛数量要严格控制,清单之外的竞赛一律不得组织举行;要坚持公益性,竞赛一律不得收费。 长期以来,各类竞赛特别是奥数类的学科竞赛,让家长在疲于奔命的同时又趋之若鹜,形成了中国教育的怪圈。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表示,基础教育的各种竞赛都纳入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之中,斩断了相关的利益链,大大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向竞赛出手,是为了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但从根源上看,“竞赛热”还是因为教育发展不均衡。关键还是要加大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建设力度,让老百姓在基础教育领域有更多获得感。 人工智能时代 高校也要C位出道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重任在肩。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对高校提出了三大类18项重点任务,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能力。 时间表已经给出:2020年,要基本完成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到2030年,高校要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 在人工智能生态链中,高校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它要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而教育部也提出,要增加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招生指标,要科学合理、稳步有序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我国高校要把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放在基础地位,把人工智能综合创新摆在核心地位,从而把中国的高校建成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这样建议。 本科不牢地动山摇 教育部给大学生“增负” “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扭转!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这句话,一下子成了流传甚广的金句。 他在会议上强调的是,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高校要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要调整思路,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陈宝生特别指出,学生就应该刻苦读书学习。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轻轻松松、玩玩游戏就能实现的。他还专门强调,要改变学生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让学生“严出”,不单是个管理问题。归根结底,高校还是要从每门课上去下功夫,保证课堂有内容、有质量。 2018年10月,教育部又下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多份文件,专治“学生不好好学”和“老师不好好教”。这些文件的目标也非常明确——到2035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 高考录取季 国家资助为贫困生兜底 17岁的崔庆涛是在工地接到快递员电话的。那时,他正和父母一起拌砂浆。 快递员送来的是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崔庆涛一家是建档贫困户。父亲叫孩子别担心学费。“等你们几个读出来了,我们家的好日子就来了。”类似的故事,每年都会在高考录取季上演。崔庆涛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上大学,也得益于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 据介绍,我国的学生资助工作做到了“三个全覆盖”,即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基本做到了“应助尽助”,在我国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截至2018年8月31日,已经有38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合同总金额275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贷款发放金额;截至9月4日,高校已报到新生中有13.6%的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指出,资助工作要从过去主要帮助解决学生学习费用的经济资助,发展到更加注重资助育人的新模式上,教育和引导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正确面对困难。 免费师范生 升级为公费师范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