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書紀 巻第二十二 推古天皇紀(3)
时间:2019-03-07 21: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秋七月、天皇、請皇太子令講勝鬘經、三日說竟之。是歲、皇太子亦講法華經於岡本宮、天皇大喜之、播磨國水田百町施于皇太子、因以納于斑鳩寺。 十五年春二月庚辰朔、定壬生部。戊子、詔曰「朕聞之、曩者、我皇祖天皇等宰世也、跼天蹐地、敦禮神祗、周祠山川、幽通乾坤。是以、陰陽開和、造化共調。今當朕世、祭祠神祗、豈有怠乎。故、群臣共爲竭心、宜拜神祗。」甲午、皇太子及大臣、率百寮以祭拜神祗。 秋七月戊申朔庚戌、大禮小野臣妹子遣於大唐、以鞍作福利爲通事。是歲冬、於倭國作高市池・藤原池・肩岡池・菅原池、山背國掘大溝於栗隈、且河內國作戸苅池・依網池、亦毎國置屯倉。 十六年夏四月、小野臣妹子至自大唐。唐國號妹子臣曰蘇因高。卽大唐使人裴世淸・下客十二人、從妹子臣至於筑紫。遣難波吉士雄成、召大唐客裴世淸等。爲唐客更造新館於難波高麗館之上。六月壬寅朔丙辰、客等泊于難波津、是日以飾船卅艘迎客等于江口、安置新館。於是、以中臣宮地連烏磨呂・大河內直糠手・船史王平、爲掌客。 爰妹子臣奏之曰「臣參還之時、唐帝以書授臣。然經過百濟國之日、百濟人探以掠取。是以不得上。」於是、群臣議之曰「夫使人、雖死之不失旨。是使矣、何怠之失大國之書哉。」則坐流刑。時天皇勅之曰「妹子、雖有失書之罪、輙不可罪。其大國客等聞之、亦不良。」乃赦之不坐也。 秋八月辛丑朔癸卯、唐客入京。是日、遣飾騎七十五匹而迎唐客於海石榴市術。額田部連比羅夫、以告禮辭焉。壬子、召唐客於朝庭令奏使旨。時、阿倍鳥臣・物部依網連抱二人、爲客之導者也。於是、大唐之國信物、置於庭中。時、使主裴世淸、親持書兩度再拜、言上使旨而立之。其書曰「皇帝問倭皇。使人長吏大禮蘇因高等至具懷。朕、欽承寶命、臨仰區宇、思弘德化、覃被含靈、愛育之情、無隔遐邇。知皇介居海表、撫寧民庶、境內安樂、風俗融和、深氣至誠、遠脩朝貢。丹款之美、朕有嘉焉。稍暄、比如常也。故、遣鴻臚寺掌客裴世淸等、稍宣往意、幷送物如別。」時、阿倍臣、出進以受其書而進行。大伴囓連、迎出承書、置於大門前机上而奏之。事畢而退焉。是時、皇子諸王諸臣、悉以金髻花着頭、亦衣服皆用錦紫繡織及五色綾羅。一云、服色皆用冠色。丙辰、饗唐客等於朝。 九月辛未朔乙亥、饗客等於難波大郡。辛巳、唐客裴世淸罷歸。則復以小野妹子臣爲大使、吉士雄成爲小使、福利爲通事、副于唐客而遺之。爰天皇聘唐帝、其辭曰「東天皇敬白西皇帝。使人鴻臚寺掌客裴世淸等至、久憶方解。季秋薄冷、尊何如、想淸悆。此卽如常。今遣大禮蘇因高・大禮乎那利等往。謹白不具。」是時、遣於唐國學生倭漢直福因・奈羅譯語惠明・高向漢人玄理・新漢人大圀・學問僧新漢人日文・南淵漢人請安・志賀漢人慧隱・新漢人廣濟等幷八人也。是歲、新羅人多化來。 十七年夏四月丁酉朔庚子、筑紫大宰奏上言「百濟僧道欣・惠彌爲首一十人・俗七十五人、泊于肥後國葦北津。」是時、遣難波吉士德摩呂・船史龍、以問之曰、何來也。對曰「百濟王命以遣於吳國、其國有亂不得入。更返於本鄕、忽逢暴風、漂蕩海中。然、有大幸而泊于聖帝之邊境、以歡喜。」 五月丁卯朔壬午、德摩呂等復奏之。則返德摩呂・龍二人而副百濟人等、送本國。至于對馬、以道人等十一皆請之欲留、乃上表而留之、因令住元興寺。秋九月、小野臣妹子等至自大唐、唯通事福利不來。 十八年春三月、高麗王貢上僧曇徵・法定。曇徵、知五經、且能作彩色及紙墨、幷造碾磑。蓋造碾磑、始于是時歟。秋七月、新羅使人沙㖨部奈末竹世士、與任那使人㖨部大舍首智買、到于筑紫。九月、遣使、召新羅任那使人。冬十月己丑朔丙申、新羅任那使人臻於京。 是日、命額田部連比羅夫爲迎新羅客莊馬之長、以膳臣大伴爲迎任那客莊馬之長、卽安置阿斗河邊館。丁酉、客等拜朝庭。於是、命秦造河勝・土部連菟爲新羅導者、以間人連鹽蓋・阿閉臣大籠爲任那導者、共引以自南門入之、立于庭中。時、大伴咋連・蘇我豐浦蝦兩臣・坂本糠手臣・阿倍鳥子臣、共自位起之進伏于庭。於是、兩國客等各再拜、以奏使旨。乃四大夫、起進啓於大臣、時大臣自位起、立廳前而聽焉。既而賜祿諸客、各有差。乙巳、饗使人等於朝、以河內漢直贄爲新羅共食者、錦織首久僧爲任那共食者。辛亥、客等禮畢、以歸焉。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说岳全传
- 下一篇:中国机遇 全球媒体热议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