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广东茂名PX项目事件舆情分析(2)

  网友“驾鹤西游”:政府事前的决策随意粗糙,上什么项目,主要领导拍板说了算,在民众表达反对意见后,不能充分听取,从而致使矛盾激化,最后导致事情不可收拾。

  政府此次危机应对相对及时(12%)

  网友“橙军”:在遭遇民意阻挠后,茂名市政府及时表态,“没有民意支持就不会上马”,也算是给民众的一个合理交代。

  其他(10%)

  网友“羞答答的玫瑰”:茂名停下PX项目算平民的胜利吗?我很怀疑。这只是政府被迫作出的妥协,并没有建立起一种有市民参与的论证监督和表决机制。

  媒体评论摘要

  政府对PX以及重化工项目的立项过程必须公开透明,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只要是做到了这一切的项目,决不能一遇到反对声就仓皇撤销,为了一地的所谓“维稳”而冲击全国的法治秩序。在发展PX和重化工的问题上,各地政府必须对全国的利益有所担当。政府的担当会通过各种途径转化成公众态度的改变。如果政府随意弃守,整个社会就会溃不成军,一个谈PX色变的国家即使走向现代化,也是一瘸一拐的。

(据《环球时报》社论)

  公允地说,比PX更危险的产品,比比皆是。PX成为“软柿子”被捏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重大项目,民众应该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总有一些地方,喜欢撇开老百姓单干,“让民做主”让位于“替民做主”,甚至不惜执意和民意顶牛。这几乎是PX之争的通病,一个地方在此跌倒了,另一个蒙头跟上来也居然还是摔一跤。在接二连三的PX之争中,茂名把自己推进了漩涡,以何种态度面对民意,以及真心读懂民意背后的环保焦虑并积极回应,这是包括但不止于茂名必须要面对的。

(据《华商报》,作者:杨鹏)

  舆情点评

  PX项目在中国日渐被妖魔化,从辽宁大连到厦门再到浙江宁波,不少PX项目的动工都招致当地民众反对,广东茂名PX项目在上马之前做足了正面宣传却仍未逃脱民众游行抗议的命运。从3月30日茂名市民走到市委门前抗议到政府表态“决不会违背民意进行决策”,茂名市政府在两天时间内对危机及时进行有效应对,较好地回应了民意。同时,在游行后期,部分市民与警察冲突中并未造成人员死亡,这就避免了事件舆情的进一步扩大。

  在茂名PX项目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有两点处理得相对不错,值得各地政府学习和借鉴:

  及时发声,做事件的“第一定义者”

  突发事件发生后,地方政府理应掌控事件信息发布主动权,通过政府主动发布信息,满足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信息“饥渴”。在此事件中,尤其是游行后期出现打砸及破坏公共设施行为后,茂名市政府在政府网站及时发布告全体市民书,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这就为媒体提供了翔实的信息,方便媒体进行相应报道,同时放大官方声音。

  充分发挥当地媒体传播功效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日渐被普通民众熟知,政府面对的压力与日俱增。当负面信息出现时,如果政府不能够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与网民进行沟通,那随之而来的批评与质疑,不仅会使政府部门的声誉受到损失,而且很可能将线上的批评转化为线下的抵制或抗议行动。2012年相继发生的四川什邡与江苏启东的群体性事件,由于政府在相应的建设项目上未能与民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微博上几乎形成了一边倒的大规模质疑声,进而形成了线下的抵制与抗议。

  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善于并充分发挥当地媒体的功效,地方政府往往与当地媒体关系相对密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以第一时间调动当地媒体资源进行信息发布,抢占话语权的同时实现与民意对接。在茂名PX项目事件发生后,茂名市政府借助《茂名日报》和茂名新闻网发布官方对此事件的处理意见,从而在第一时间实现了互联网上的大范围传播,让官方声音先于民间质疑出现在互联网上,为政府危机应对赢得加分。

  然而,此事件的整个启动、宣传过程仍有一些瑕疵,需要进一步改善:

  政府的正面宣传要与民众参与并行

  在茂名市民游行示威抗议发生之前,当地政府就已经借助媒体对PX项目进行大规模宣传。2月底,《茂名日报》重点报道茂名石化的绿色低碳,为PX项目宣传作了舆论铺垫,从3月18日起,宣传视频《认识茂名芳烃(PX)项目》(包括专门针对村镇基层百姓的粤语版视频)在茂名电视台和茂名石化公司电视台连续播放,这些正面宣传对普通民众了解PX项目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从深层次上讲,PX项目的落地上马缺少了普通民众的参与,使得政府的宣传变得“一厢情愿”。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所言:“如果缺少了自下而上的参与、官民平等的互动,单向度的宣传很可能被看成是‘操纵舆论’,权威解读也容易被理解成‘为决策背书’。”

  政府信息的发布需谨慎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