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高壓之下仍存虛火(2)
时间:2019-03-12 16: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這種現象在家長自建的社交媒體群中尤為明顯,那些所謂的“權威渠道消息”其實是制造焦慮的虛假“政策信息”。一些培訓機構還會在群裡組織線下講座,名為給家長解讀政策,實為迎合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渲染競爭壓力,達到營銷目的。 在強烈的競爭焦慮與輿論烘托下,一些找不到出口的家長變得很難理智。 劉先生的孩子成績一直落后,為提高孩子成績想盡一切辦法。他認為孩子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為了有人能“守著孩子學”,便為孩子報名了“全科一對一”,無法承受的高額補課費讓他甚至動用了母親的養老金。 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天天,初中就開始一對一補數學和英語,補課費佔去家庭收入的一半。她父親承認效果其實不好,但也不敢質疑培訓班老師,因為其他同學都補,據說效果不錯,她不補更跟不上。 亂象之下,“培訓熱”靠什麼降溫 面對家長的競爭焦慮,一位教師道破玄機,“杯賽”的取消、在校課時的減少以及對於“超綱”課程的規范,都隻能帶給學生眼下的“輕鬆”,無法改變他們最終要面對高考的現實,因為那是能力考試,需要提高試題難度以甄別學科優異、能力突出的“好苗子”。 有專家建議,在為多數學生減壓的同時,也可以適當為少數學生“增壓”,否則很容易形成有的學生吃不消、有的學生吃不飽的尷尬局面,最終隻會把更多學生逼進校外培訓機構,讓他們以更大的付出去換取更不可預知的后果。 同時,家長也需要建立正確的成才觀,適合“超綱”課程的孩子畢竟隻佔極少數。家長對於制造競爭焦慮的言論需要進行甄別並理智對待,要根據孩子的自身條件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施壓。 曾晶建議,對於家長來說,針對當下培訓機構亂象叢生的情況,選擇辦學資質完備的培訓學校,是保障家長、孩子利益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成都市教育局官網上,市民可以在《成都市民辦學校信息地圖》中查詢到成都市范圍內所有具備《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証》的民辦學校。 曾晶介紹,“面對家長對校外培訓的巨大需求,我們可以讓合格合規、認真辦教育的培訓學校留下來,將擾亂市場的清理出去。” 下一步,成都市綜治委將協助發現違規辦學等問題列入專職網格員職責清單,以期解決教育監管力量單薄的問題。同時,成都市教育局將出台培訓機構監管辦法和分等定級標准,探索培訓市場常態化治理機制。 向顯文認為,培訓機構同樣應該認真辦學、用心做教育,以提高學生素養為己任。而當前的培訓機構環境,大體仍是先有營銷再有教育,家長在選擇培訓機構時不要落入營銷圈套,而應擦亮眼睛。 楊斌認為,校外培訓機構出現的諸多問題,根子還是在學校教育。因此,在鼓勵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市場化、個性化、品質化教學探索的同時,更要努力推動學校教育提檔升級。 多名受訪專家呼吁,切實改善教師待遇、創辦有質量的學校教育、為各類孩子搭建成才通道,是當前切實提升公共教育質量,與機構培訓形成差異化競爭的關鍵招。來自教育培訓相關環節的一些受訪者表示:老師但凡能得到與其付出相適應的薪資待遇,他都不會偷偷摸摸去“走穴”,但現在這已經常態化了。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四川省教育廳獲悉,為遏制一些校外培訓機構開展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該省將於今年年底前完成對校外培訓機構的集中整改治理。其中,治理無資質和有安全隱患的培訓機構、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嚴禁中小學在職教師在校外培訓機構兼職授課等將作為此次專項治理的重點。 (責編:劉雅婷(實習生)、朱一梵) (责任编辑:admin) |